**
走進黃埔軍校的風雲歲月:中國黃埔軍校(全文)
作者:陳宇
中國黃埔軍校 第一部分
中國黃埔軍校序
章黃埔軍校總覽黃埔軍校,是20世紀初中國國民黨締造者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幫助下創辦的一所新型陸軍軍官學校。校址最初在廣州黃埔,軍校因地而得名。
黃埔軍校,聚集了當時全國軍界、政界的各路賢達,社會名流,還有蘇聯的軍事專家,一時群英薈萃,叱吒世界風雲。隨之一大批將帥之才由此進入歷史的大視野,名將輩出,戰功顯赫,國共兩黨的眾多高階將領即出自於此,黃埔彈丸之島在中國現代史上威名大震。
中國黃埔軍校,在那個年代被列為世界四大軍事名校之一,與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美國西點軍校、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同享盛名。軍校金牌——中國黃埔。20世紀初的中國以至鄰國的青年,當時就喊響了“到黃埔去”的時代最強音;21世紀初的今天,黃埔軍校的大名,在現代中國仍可謂婦孺皆知。特別是初創時期的黃埔軍校,是中國人心目中敬畏、感佩、自豪的軍神。
黃埔島歲月,是黃埔軍校的金色年代,是那代黃埔軍人的金色年華。那時的黃埔軍校,彙集了共產黨人的“紅色”,國民黨人的“藍色”,甚至於還有點各地軍閥的“灰白”等雜色,從而打造出了一個全新概念的“金色黃埔”。
自然界有一個物種發展規律:雜交的動植物優於原來的母本,混血兒總是要聰明、漂亮一些。孫中山的智慧和貢獻,也正在於聯俄、聯共,他把代表那個時代的先進思想、先進政體、先進軍事的“多強”聯合在了一起,突出實踐即體現在以俄為師、國共合作建立黃埔軍校上。如此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其碩果必然更加耀眼奪目,金光閃亮。還有同時代抗日戰
1924年1月底,孫中山等步出國民黨“一大”會場。
爭時期的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聯辦),受教的這群學生中後來產生了數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一個“聯”字,成就了許多有志青年。反之,名校也會褪去光彩,很難再有昔日輝煌。早期黃埔軍校也好,西南聯大也罷,其成功教育的秘訣顯然與這個“聯”字有極大關係。
黃埔軍校是國共合作的產物,有著自己特殊的歷史發展軌跡,經歷了幾個特殊的歷史階段。時代變遷中,起步於廣州黃埔島的這所軍校雖然幾改校名,校址幾易其地,但一般仍統稱為黃埔軍校。因校址改變,軍校在大陸經歷了廣州、南京、成都時期,後又遷移到臺灣鳳山。
國共合作的廣州時期(1)
中國共產黨建立者之一毛澤東有句名言: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在那時,同聞“炮響”的孫中山,從軍事的更深層次上理解了蘇俄十月革命,並從中受到鼓舞和啟發,決心向列寧學習,建立革命政黨和革命軍隊。
1921年12月,此時正值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孫中山透過中國共產黨人的介紹,會見了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對其提出的改組國民黨、謀求國共兩黨合作和建立軍事學校等建議十分讚賞。1923年8月,孫中山派蔣介石率領由國民黨人和共產黨人聯合組成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1924年元旦,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在廣州。”赴蘇聯考察黨務和軍事。11月,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成立“國民軍軍官學校”,培訓陸軍初級軍官。在此前後,國民黨內還醞釀過籌建以“陸軍講武堂”等為校名的提案和規劃,但均未正式開辦就夭折了。
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命名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任命蔣介石為“籌委會”委員長。在蔣辭職(未準)赴滬後,由廖仲愷代理,繼續進行籌備工作和負責招生事宜。“陸軍軍官學校”這一校名,在此也最初由孫中山親自寫定,最早出現在國民黨中央的正式檔案中,同年3月又見於廣州《民國日報》刊登的《陸軍軍官學校籌備處佈告》和《陸軍軍官學校考試委員會啟事》等文告中。“陸軍軍官學校”在孫中山以及眾人的努力下,特別是依靠共產黨參加籌備工作,輸送大批共產黨人和革命分子擔任教官或招收為學生,實行兩黨合作創辦革命軍官學校,終於在經過短短几個月的緊張籌備後成立了。
軍校宣佈成立時,正式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但仍簡稱為“陸軍軍官學校”,懸掛在校大門上的校牌即如此書寫。因位於廣州黃埔區長洲島,在當時的口語中通俗稱為“黃埔軍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