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戰鬥生活。她這樣稱頌黃埔軍校女生隊的學生們:“你們揹著數十斤重的軍人行李:飯盒、水壺、糧食、包袱、菜箱,每天在炎天烈日之下爬山越嶺,行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你們的汗珠潤溼了你們的每根頭髮,由頭髮上如貫珠般掉下。你們的臉兒已曬得紅紫發燒,白皮時脫。你們的腿兒雖跑得痠痛交加,但終無一人落後,終無一人叫苦。你們渴時便蹲下池邊田裡,以手代杯掏飲髒水。餓時便買幾個銅板的麥粑充飢。你們的床鋪是地板,是草地。你們在雨天打著赤腳,穿上草鞋。呵呵,那時你們的精神是何等令人頌揚,令人欽佩!”
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的學生凱旋班師回校後,取消了中央獨立師的番號,仍恢復武漢分校的名稱和建制,但是“學生中的那種激昂氣概似乎消失”。1927年7月,武漢局勢惡化,汪精衛步蔣介石後塵,公開發表宣告反共,一些進步的領導人脫離武漢政府,中共中央準備把共產黨的力量撤往南昌發動武裝起義。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決定提前結業,每個學生髮一張黃埔軍校第6期的畢業證書。女生隊被迫解散時,惲代英召集女兵開會,宣佈凡領到畢業文憑的女生可以自由離校,可以在地方上繼續上學或找工作,願意回家的現在就可以走,願意留校的則跟部隊撤離武漢。女生中有一部分被介紹到葉挺和賀龍的部隊中做政治工作,有4人安置在教導團的軍需處,其餘的則發給5元國庫券聽任自由行動。表示願意留校跟部隊撤離武漢,最後到達南昌和廣州的女生有20多人。
巾幗英雄千古流芳(1)
大浪淘沙,造就了英雄,淘汰了落伍者。
黃埔軍校女生隊從1927年2月12日分校開學到7月中旬分校停辦,共有5個月的時間。時間雖短,但在許多女生的人生道路上卻是一段不平常的經歷。她們中也有個別人在後來的鬥爭中經不起考驗,成為落伍者,甚至成了變質者,但風起雲湧的時代,終於把這個群體中的真正英雄推到了歷史舞臺的前面,造就了近現代中國的第一代女革命軍人。她們不僅在大革命高漲時期表現突出,而且在大革命失敗後堅持鬥爭,除少數學生外,有的參加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有的回到地方堅持鬥爭,參加工運、農運等革命活動,還有的在白區做地下工作。
1927年7月20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女生隊頒發的畢業證書黃埔軍校在所培養的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而浴血奮鬥,為中華民族團結統一而奔走呼號的眾多黃埔生中,很快產生了一批令人景仰的女軍官、巾幗英雄。武漢分校女學生英雄輩出,有的成為喋血沙場的革命英烈,有的成為難得的紅軍女將,有的成為聞名全國的抗日英雄,等等。著名的革命英烈有遊曦、胡筠、趙一曼等人。
遊曦(1908~1927),原名遊傳玉,出生於四川省巴縣嘉陵江畔的大陽溝(後劃入重慶市)的一個手工業家庭。1924年,她考入重慶女二師學習,在蕭楚女老師的啟發教育下,積極投身社會活動,並參加了共產主義青年團。1925年冬,她考入重慶中法大學學習,入學不久即轉為中共黨員,並擔任黨支部委員和共青團中法大學支部書記。1926年初,她負責重慶市婦聯的籌備工作,同年4月被選為重慶市婦聯宣傳部主任。暑假期間,她動員女學生中的黨團員到磁器口、菜園壩的絲廠去做女工的教育工作,並在磁器口辦起了夜校,建立了工會組織。1926年底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在四川招生時,她毅然投筆從戎,入選名單在《新蜀報》公佈後,她的母親和親友都勸她不要參軍。她說服了母親,頂住世俗偏見,乘船東下武漢。武漢分校解散後,她隨葉劍英等領導的教導團南下,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發動的廣州起義,任第4軍軍官教導團女兵班班長。在廣州長堤的一次阻擊戰中,與數倍於己的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浴血奮戰,女兵班除1人奉命回指揮部報告,其餘全部壯烈犧牲。遊曦犧牲時年僅19歲,實踐了她投筆從戎時“獻身革命”的諾言。
胡筠(1898~1934),湖南平江人,1925年加入中共,1926年入武漢分校。北伐時任葉挺獨立團政治處宣傳員。大革命失敗後返回平江老家,組織了一支秘密游擊隊,在幕阜山下發動農民暴動。她自任暴動委員會主任,4個月組織20萬農民暴動,點燃了武裝鬥爭的革命烈火。1928年7月,彭德懷領導發動平江起義,胡筠率游擊隊協助作戰。起義勝利後,大家一致推選她首任平江縣蘇維埃政府主席,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都是她屬下的委員。不久宣佈成立的平江遊擊司令部,她青年時代的趙一曼又兼任總司令,是遠近聞名的神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