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榮耀 作者:指環王

然騎在馬上,在大內親軍的重重保護下緩緩地向前走著。網走到三橋鋪附近。突然旁邊不到五十米的地方發生了一陣小變故,正在沉思的劉浩然突然聽到幾聲暴喝聲,然後是一哨大內親軍圍了過去,而擔任護衛任務的大內親軍第六團則立即展開警戒勢態。內層是手持零九式步槍計程車兵,他們將步槍端著手裡,呈准備射擊狀態,面向對外;外圍則是數以百計的手持靖康戊式步槍計程車兵,把裡面的圈子圍了個水洩不通。而數十位侍衛武官策馬圍了過來,用自己魁梧的身體將劉浩然圍了起來,擋住了所有的視。

過了一會。侍衛長劉存勝走了過來,輕聲稟報道:“陛下,街邊發現一個男子,身上揹著一支靖步詢問,此人是安南盤下來的老有此瘸興友人約他去狩獵。定在這裡會面,看到御駕儀仗過來,退讓不及,只好避入街邊樹林草叢中,結果被發現

聽到這裡。劉浩然眉頭不由一皺。有人闖入警戒圈是一個問題,最關鍵的是這人還帶著滑膛槍。雖然這靖康乙式滑膛槍要想在五十米外打中一個目標除了擁有奇高的射擊水平外還需要超前的運氣。但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訊號。今天是靖康乙式滑膛槍,明天就可能是靖康戌式或庚式。

“先帶回去,再細細審問

“是的陛下!”

回到越秀山,聞訊的李善長、馮國用等人都不由變色,而聞訊趕來的廣東布政使開濟臉都變青了。不過這件事情已經由侍衛司開始查辦了。開濟一時也插不上手,只能提供必要的協助。

“百室、國用、傳義,說說你們的看法?。在座的只有李善長、馮國用和這次調整中擢升為通政使的劉承志。

三個人的腦袋轉得比酷睿還要快,他們將整件事情細細分析了一遍,又和當前的朝堂形勢結合在一起,很快得出了幾個可能。此人如果是刺客的話,按照誰收益最夫誰最有嫌疑的規則。派遣這個刺客的最大可能性是東宮,因為只要皇帝陛下在出巡路上突然駕崩,已經行冠禮,正在監國的皇太子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繼位,就算是對他沒有什麼親近感的淮西派和太平派也找不出藉口來。

可東宮那幫文人真的有那麼大的膽子嗎?而且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對一個皇帝陛下的刺殺上,這也太兒戲了吧,歷史上有幾個皇帝是被刺殺而死的?尤其是像劉浩然這種開國立朝皇帝?再說了,皇太子現在一點兵權都沒有。東宮就敢冒然下手?

如果不是東宮,那麼只能是淮西派了。淮西派不喜皇太子這是公開的秘密,因為這位皇太子跟江南文人攪得太深了,所以一向尚武務實的淮西派暗中支援賢妃耿氏劉煥稍,甚至對皇貴妃秦羅所出的劉煥誠、劉煥理兩位皇子的好感還要高於皇太子。

淮西派派遣刺客裝裝樣子,估計很多人都會將注意力投向皇太子,因為按照的思路。很多人都會想到如果刺殺成功。最大的利益獲得者一定是皇太子。而且從目前的情景看,那位刺客似乎根本沒有刺殺的企圖,因為真要是刺殺,用一把好弩也比靖康戊式滑膛槍強。所以說,如果仔細分析,這場刺殺作秀的成分比較多,這就符合淮西派說什麼也不敢傷劉浩然一根毫毛,但是卻要栽贓給別人的需求。

關鍵是李善長、馮國用這兩位淮西派文武兩系的大佬們一點訊息都不知道。這關係到整個淮西派,怎麼可能高層之間沒有一個,溝通呢?難道是激進的中層?

淮西派看上去是個龐然大物,但實力集中在高層,目前來說,為將者十之七八出自淮西派,到了中低層軍官就不好說了。畢竟當年跟著劉浩然起事的淮西老兄弟就那麼多,這些年死的死,傷的傷。退伍的退伍,留在軍中的也不多了。所以大明軍中中低軍官分為幾部分,淮西派反而佔少數。學院軍官系佔很大一部分,其餘分別為收編的原各地義兵民軍、原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部等等。他們雖然也經過軍官學堂培,但是依然與“根正苗紅”的淮西派、科班出身的學院軍官系尿不到一個壺裡去。自成一大系,下面按照同鄉、舊同僚等等各種關係糾結成小集團,也時不時地與其他兩系發生一些衝突。

因此,會不會是陸軍中層之間的矛盾而引發的?只是那些中層軍官有那麼大的膽子和手段嗎?

淮西派不可能,那麼這個內幕到底是什麼?回到剛才,誰都知東宮文人與軍方毫無聯絡,因此他們會不會故意安排這麼一齣戲,故設迷局,將大家的注意力引向淮西派,反過來栽贓給他們。畢竟有些江南派的文人治政領軍不行,卻是一肚子壞水。不管這局結局如何,只要皇帝陛下對準西派起了疑心,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又或許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