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榮耀 作者:指環王

誠才佔據常熟,自己卻已經佔據了鎮江,威脅常州和江陰,兩者的起點差不多。而西邊,徐壽輝還正在向鼎盛時期前進,也就意味著他短時間裡還威脅不到自己,而陳友諒應該還有幾年時間才會上臺。這是一個大力發展的絕佳時機,要是等到張士誠站穩東南,徐壽輝全盛或是陳友諒上臺,自己就可能兩面受敵了。

打,堅決要佔據東南,張士誠的兵力可能比自己多,但是戰鬥力絕對比不上自己精心編練出來,又經歷過兩年多實戰歷練的長矛兵。而且自己還有一支水師,雖然不敢說掌握整個長江下游的江防,但是它好歹也是跟強大的元廷水師打了一年多仗,幾位將領又都是水戰高手,用來阻止延緩張士誠南下足以勝任。

眾人已經默不作聲地注視著劉浩然,等待他的決定。在寂靜劉浩然轉過身來,斷然地說道:“我決定了,西線、南線轉入防禦力東進,攻取東南等地。”

眾人不由發出輕輕的一聲歡呼聲,他們當然知道東南地區的重要性。

“我的設想是這樣,趙德勝、金朝興守銅陵,葉升守無為,陳德、茅成守徽州一線,繆大亨、胡海守滁州、**,然後抽調十六個步兵團,包括水師主力力東進。兵分兩路,傅友德、鄧友德、胡大海、華雲龍、王弼、楊璟、吳復、曹良臣率八個步兵團為北路,從鎮江經略常州、江陰、常熟,主要任務是與水師一起阻擋張士誠南下;常遇春、丁德興、花雲、仇成、趙大勇、張赫為南路,從廣德出發,率領六個步兵團,直撲湖州、平江、嘉興、松江,主要任務是在盡短的時間裡佔領這一地區;而馮國勝、張銓率兩個步兵團為偏師,從昌化出發,侵擾杭州,牽制元廷行省。俞廷玉、俞通海、廖永安、廖永忠等率水師,在泰興、江陰、通州一線巡弋,尋機打擊張士誠的水師,儘可能地讓張士誠的主力無法渡江南下。其餘各地守備軍進入警戒狀態,隨時待命。”

聽完劉浩然的戰略安排,大家不由輕聲地議論起來。看來主帥決心非常大,幾乎把定遠軍主力全部抽調到東線,而且側重點放在了阻止張士誠南下。

“大家看看還有什麼遺漏?”隨著劉浩然再次開口,大家一下子都安靜下來。

“護軍,我有個問題,”陶安提出了自己的顧慮,“張士誠經高郵一役,已經在各地抗元義軍中威望甚高,如果我們貿然與其交戰,恐怕在大義上我們站不住腳。”

劉浩然一想,的確是這個道理,張士誠在高郵圍攻戰中奇蹟般獲得勝利,行情大漲,聲望已經直追風雲中原的劉福通,自己要是悍然與其開戰,真的會引起非議。

想了一會,劉浩然答道:“我們奉旨經略江南,是名正言順的事情,而張士誠想插一腳,那我們讓使者轉告他,請他歸附我大宋。如果張士誠順應大義,與我們同朝為臣,這江南之地就一切好商量,我們兩家可以共享。”

陶安、馮國用和李善長聽完後撫掌叫好:“妙,此策甚妙!如果張士誠不願歸附大宋,那就是他過界動兵了。”他們都知道,現在正趾高氣昂的張士誠是不可能歸附毫州大宋的,他現在的身價除了元廷,其它政權的廟都太小了,容不下他這座大菩薩。

“我們一邊加緊調兵,等各部到達指定位置之後立即向天下行檄講明我們是奉旨光復東南,先把大義名分佔住再說。”劉浩然進一步說道。

“好!”在一片讚歎聲眾人附議了劉浩然的想法,並開始對後勤保障、佔領區治理等各項事宜進行了細緻的討論。

第二日,命令連線從江寧城發出,不幾日,接到命令的各部紛紛行動起來,從各地向鎮江、廣德、昌化急行軍,而各種物資輜重也被徵集的數萬民夫運向三地,一時,定遠軍上下瀰漫著一種大戰臨近的氣氛。

十一月二十一日,劉浩然的答覆在延緩了近十日之後終於由使者帶回了高郵,這個答覆當然不被張士誠接受,於是他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南下用實力說話。

十一月二十六日,劉浩然以大宋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的名義釋出檄並傳行天下。檄稱自靖康之禍,高宗南渡,以東南之地保華夏薪火達百年之久,最後慘遭蒙古荼毒,百姓流離,民生哀怨,今定遠軍奉大宋小明王聖旨,遣兵救東南百姓於水火,“獨是外夷僭竊華夏;腥風燥羯稱尊;縱貪吏以害民,曠野之珠玉皆空,閭里之脂膏已盡。暴斂橫徵;今日完而明日復。東南父老號元苛政久已;人民望我興復。正與今華裔有僕;故國猶存邦;總是舊命則維新;愛舉義旗以驅韃虜。所望東南各土;執孺子於咸陽。協力同心;殲商於牧野。”

檄文一出,東南震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