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1 / 4)

小說:帝國的榮耀 作者:指環王

貝�虻鎂褪喬���嗆>�怯沒平鴝殉隼吹摹�

三千人的大內親軍所有的裝備,包括槍炮,簡直抵得上三萬人常備長矛步兵的花費了,而且一旦開戰,火藥、彈丸,打出的全是錢,而且還不能像箭矢一樣大部分可以回收。

讓劉浩然更吐血的是長江第一艦隊,造船還好說,江寧造船廠原本規模就不小,加上各地彙集來的工匠,只要改進工藝技術就好了,木材又費不了多少錢,皖南地區多的是。可那三百多門火炮卻全是實打實的銅啊。

銅錢一直是中國的流通貨幣,二百八十多門火炮,門門都是近兩千斤重,加上製造過程的損耗,這要耗費多少錢?而江南轄地銅礦又不豐富,劉浩然為了不影響流通貨幣,幾乎是在瘋狂地收集各種銅材。蒙古貴人們捐獻的寺廟銅佛像被拆毀熔掉了,雖然是打著大義的名義,但是在江南百姓中引起不小的非議,甚至有謠言說劉浩然要滅佛,誰叫他出自劉福通麾下,而劉福通是出了名的白蓮教頭子。這件事情還引起了不小的動亂,有不少有異心的人打著這個旗號興兵作亂,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而江南行省長期對銅器的收集和嚴密監管,使得江南境內銅價一度上漲,造成了劉浩然一直不願意看到的貨幣緊張和“金融”動盪。但是想想火炮和海軍能帶來的豐厚利潤,劉浩然再咬牙也要堅持下去,有時候他在想,等老子的海軍發展起來,首先要去一趟他所知道的金銅礦豐富的菲律賓,凡是黃色的東西統統搶來。

為了全力發展火炮戰艦,劉浩然連陸軍的發展都暫緩下來,只編練了這三千人的大內親軍,也引起了陸軍將領們不小的埋怨,不過劉浩然這是沒有辦法的舉動。相對鑄造青銅火炮來說,滑膛槍就太精巧了,需要的工藝和工匠要多得多,現在火器局一個月能造三十門火炮,滑膛槍產能卻一直徘徊在五百枝左右,而且兩者不能兼顧。所以劉浩然只好把精力放在火炮上,但就是這樣,長江第一艦隊的火炮需求佔據了整個江寧火器局的大部分產能,緊趕慢趕,最後三十門炮還是艦隊出征前十餘天才安裝好的。一切都只能等工匠學堂那些學子們畢業再加熟練工藝以後再說。

在劉浩然的心目中,打仗必須收穫大於付出,尤其是自己的軍隊逐漸進入黑火藥熱兵器時代,要是沒有足夠的收益,打不了幾場大的戰役,自己就要破產了。但是現在又只是“內戰”,雖然有蒙古貴人的金銀財寶做繳獲,可那些與付出的軍費相比,簡直就是杯水車薪。看來只能指望海軍趕緊發展起來,然後四處掠奪,貼補一下江南行省的家用。

所以長江第一艦隊戰事一畢,劉浩然讓俞通海做了一個詳細的戰後總結後就讓他把第一艦隊的指揮權向廖永安交接,然後趕緊和陳孝林帶著光榮號和勇氣號出海去掙錢。

這兩艘船是劉浩然以福船原型做出的遠洋船隻。他父親為了讓擅自造出燧石槍的兒子少惹事,曾經硬拉著劉浩然加入了市裡的航模小組。中學兩三年裡,劉浩然從風帆船到航空母艦,倒也做出不少模擬模型,對蓋倫帆船的結構也有一定的瞭解,就是沒做過福船、寶船,因為後世人早就忘記了這種世界上曾經最大的海船。

透過工匠,劉浩然才瞭解到福船的歷史和優勢。從唐朝開始,福船便在中國沿海流行起來,到了宋朝更是發展到了一個高度,遠航在南洋和西洋各地。元廷也沿用了這種船隻,方國珍水師的海船就是這種船。福船行駛迅速,抗風浪性好,而超大型福船就叫寶船,由於體積龐大,行駛非常平穩,不過就犧牲了船速。江寧造船廠原本就有不少工匠,而轄下的劉家港原本是元廷海運的重要港口和中轉站,有元廷從福建福州、泉州徵募過來的工匠,現在全被集中到了江寧造船廠,所以製造這種船很容易。

不過劉浩然根據自己的知識和其它工匠的建議,對福船做出了改進。他們把船樓結構併入船體,使得船隻重心變低,加上把船體稍微變寬和豐滿,船底再加了一條底翼,外加貨物全部放在底艙,可以在保持良好的抗風效能基礎上去除了福船原本需要的壓倉石和船體兩側的護板。再就是對福船的船頭部分進行了改進,由原本的面形改成了尖形,與尖削的船底和底翼融為一體,組成了一個非常流暢的流線型。船首樓併入船體後加了一根伸出的斜桅杆,而船尾的船樓繼續保持,只是為了保持低重心降低了高度。

為了獲得更大的動力和便於操控,根據長江第一艦隊帆槳船的經驗,劉浩然在新船上採用了軟硬帆結合,大致的分佈是這樣的,最後一根桅杆是福船特有的縱硬帆,做為操縱帆,由於其可以轉向,便於在逆風時使用,和歷史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