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春什麼時候也會玩政治手段了,真不知道自己要求他們多讀史書是對還是錯。歷史名將本來就都不是傻子,現在在自己的要求下用知識武裝頭腦,看來也學會了不少政治鬥爭知識,只是由於他們的本性,不屑去與文官去鬥自己的弱點。而常遇春這一招出於對自己的兄弟之情,不惜弄臭自己的名聲,從而激化文官武將之間的矛盾。
“四弟,我和大哥、二哥都透過氣,現在江南家大業大,你一個人要顧慮那麼多事情,太累了。而我們都是武將,除了會打仗就幫不上你什麼忙了。現在這麼一出事,文官武將渭涇分明,你也好藉著這個機會整頓一下。”
劉浩然看著常遇春那張黝黑的臉,不由暗自嘆息了一下。這件事情過後,自己的屬下就名正言順地被劃成了兩支,文官和武將,而且誰也不敢在明面上兩者兼連。那麼以前為了權宜之計而設定的軍政一把抓的地方官職就必須明確分開,自己的軍政官職制度改革就可以完全執行下去,因為在這場風波之後,誰也不敢擔任文武不明的官職,到時會被兩邊排擠的。除了避免地方專權之外,文武兩派此後都會互相提防,互相排斥,也就最大可能地避免了兩者互相勾連弄權了,劉浩然在兩者之間可以輕鬆地進行制衡了。
“三哥,委屈你了。”劉浩然只能這樣說道。
“你少操點心,我們在外打仗也安心多了。”常遇春淡淡一笑道。
劉浩然無話可說,只好滿飲了杯中酒。
過了兩日,典軍鎮撫署合議裁定常遇春“擅權”,罰鞭刑十下,禁閉三個月,罰薪一年。這個處罰,對於一個統軍大將算是重的了,雖然不甘心,文官們也有自知之明,劉浩然斷然不會對常遇春處於更重的懲戒,他還要靠將領和軍隊們去打仗,於是也就慢慢偃旗息鼓了。
過了幾日,劉浩然以此事為契機,明確了文職和武職的分工,取消了處州、建德、信州、紹興等前線地區知府、守備一肩挑的象和軍政大權一把抓的總制等職位。並設立了陸軍部和海軍部,歸行省治下管理,分別執掌海陸軍的軍官選授、考課,管理海陸軍學校和常備、守備軍的軍籍以及各地軍隊的日常後勤和運作。
在此之外,劉浩然整頓了行樞密院,授予它作戰指揮權。行樞密院分為情報司、軍令司、軍訓司和最為核心的指揮司。平時軍隊的管理和後勤由陸軍部、海軍部負責,而樞密院軍訓司和軍令司負責軍隊的訓練、調防,軍情司負責收集分析各敵方情報,指揮司就負責研究敵方情報,透過沙盤、軍棋等推演制定出作戰預計方案,並透過組織演習驗證方案的可行性和軍隊的實戰能力。一旦劉浩然下達作戰命令,軍隊的指揮權就由樞密院接管,指揮司根據預演方案發布作戰命令,軍令司就負責調派軍隊,軍訓司就負責排程後勤補給,軍情司則繼續收集最新的情報,以及反情報工作。
陸軍部、海軍部主官可文職可武職,但是都歸在丞相和參知政事這文官管理之下,而行樞密院則完完全全成了軍隊的地盤,集中了一大批精英軍官和將領,時刻為作戰做準備,直接向劉浩然負責。
如此改革之後,文官有了管理軍隊的權力,而軍隊擁有了完全屬於自己的一塊地盤,又不用擔心作戰有文官指手畫腳和扯後腿,於是雙方皆大歡喜。
第八十一章 千里尋夫
這是六月下旬的一天,劉浩然按照慣例在童子營待了一下午,與三百多童子一起吃過晚飯後便起身回府。由於現在是盛夏時節,所以雖然已經入夜了,但是天色還有一點麻麻亮。
童子營設在城外不遠處,劉浩然在百餘名大內親軍騎兵的護衛下,正不緊不慢地向東門走去。大內親軍從四月份當塗城之戰確定具體的戰術之後,開始以每兩月一個團的速度在擴建。按照劉浩然的想法,當大內親軍擴滿十個團後就開始給常備陸軍步兵團換裝了。相對而言,滑膛槍的製造和產量一直比較穩定,保持在每月兩千枝左右。光榮號為旗艦的海軍第一艦隊昨日已經從劉家港出發了,前往日本進行第一次商貿,劉浩然對江南第一條大規模的海上商路非常有信心,他已經開始預支即將收從日本收穫的黃金、銅錠、硫磺和硝石。
城外的大道上人流還不少,許多在城裡集市賣東西的城外百姓們正急衝衝地往回趕,看到劉浩然一行人的架勢,紛紛走到另一邊,還有不少人出於對劉浩然的尊敬,在路邊駐足不行,持禮等劉浩然走過後才繼續動身而行。
江寧做為江南行省的首府,不但城內城外有常備步兵團和守備步兵駐紮,江寧巡檢司更是在劉浩然的要求下搞了幾次“嚴打”,作奸犯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