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院和陸軍部任過職的朱元璋知道這支海軍的犀利。它不僅控制了整個大明的海疆,還輻射著高麗、日本和南海,讓大明源源不斷地從這些地方接取了巨大的財富。可以說,沒有這支海軍就不可能有今日大明之強盛。
今日再看到經過數月嚴格練。已經成軍的三萬日本僱傭兵,朱元璋的心又燃燒了起來,要是這支軍隊歸自己統領該多好,自己一定能夠為大明打下大大的一片疆土。
想到這裡,他甚至有點嫉妒起自己多年的好友,這支軍隊的副將該和。
只聽到三聲炮響,全體肅立,齊聲高唱大明國歌,目視著大明的五色龍鳳旗在樂聲和歌聲中冉冉升起。
禮畢之後,朱元璋站了出來,從旁邊一名隨從託著的盒子裡拿出敕書,走到正前方,然後展開不大的文字大聲念道:“奉上意,諭樞密院、內閣兩樞施令,有日本國勇士,願效力皇命,襄助大明武事,驅暴除惡,以大明軍令為首,王旗指向為導。敕,建大明第一僱傭軍團,軍制照大明皇家陸軍例,分十團,欽授軍旗,著行。”
這是典型的劉氏風格敕書,按照大明律法規定,大明的軍政事務分由內閣和樞密院處理,它們下達的命令稱為諭,內閣的稱為閣諭,樞密院稱為軍諭,內閣和樞密院聯合下發的則稱為合諭,最是鄭重的一種。一般諭文開頭都是奉上意,表示內閣和樞密院只是替劉浩然這位皇帝在發號施令,所以諭也可以看做內閣和樞密院替劉浩然擬定小並經其同意而頌布的敕書。而制是劉浩然專門用來冊授從三品以上官職的文書,詔書則用在頌布律法和重大國策上。劉浩然喜歡簡單明瞭,恨不得一般百姓都能聽得懂,所以他頌布的敕、制和詔書都是通俗易懂,沒有什麼破題、承中等格式,最後也只是一句“著行”收尾。
朱元璋一念完,眾人齊呼萬歲。在這巨大的呼聲面前,朱元樟一張黑瘦的臉變得紅
,“兒”檻。眼睛開始睜得大大的隨即又眯成了一條線。他珊,問地舉起這道合諭,趁機將自己的臉隱藏在雙臂的後面。
歡呼完畢,朱元璋又舉起了一面旗幟,這是僱傭軍團的軍旗,紅色底,左上角是一個龍鳳徽章,中間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圖案,上面是兩把刀交叉,然後下面是波浪花紋,正中是一支長矛,周圍還有一些日本特色的修飾花紋,最後組成了這個僱傭軍團的徽章。
首任主安藍玉從朱元璋手裡接過這面旗幟,將其高高地舉起,並在空中舞動著。
接下來是僱傭軍團向大明國旗和皇家龍鳳徽章宣誓,與大明海陸軍宣誓不一樣,僱傭軍團這種宣誓只是一種形式,現在的僱傭軍團忠於的是僱傭他們的錢財,真要讓他們開始向大明和大明皇帝效忠,需要一段時間。
儀式完畢之後,藍玉、湯和先向朱元樟辭行,再謝過院弘道等廣西地方官員,然後率領大軍從欽州出發。
三萬僱傭兵經過長墩、和昔、河州,沿著海岸線一路南下,最後越過明越交界的分茅嶺,殺進越陳界地。他們首先要對付的是明越安海城今越南芒街。
這座撫守北侖河口,靠海的城鎮沒有被大明海軍轟成廢墟,並不是大明海軍一時疏忽大意,而是安海城裡的守軍見機快,很快就打出了白旗。這種明越交界地區一般都是由的方豪強勢力把守,而且特別有眼力,在兩派勢力夾縫中左右逢源。
“遣人去告訴安海城裡,大明正式接管這裡了。”藍玉吩咐道。
不到兩個時辰,交涉的使者回來了,安海城願意奉獻白銀若干兩,糧食若干,美女若干,但是對於徹底拋棄越陳朝,歸附大明卻是隻字不提。
“他們還在心存幻想。”藍玉轉過頭對湯和說道,然後冷冷地下令道:“高橋、山友、水”上田、相次”
“屬下在!”五個僱傭軍團的團統領馬上聞聲站了出來,在帳中半跪著。
“你五人率部平了安海城,高橋、山友、水剛各負責一門,上田協助高橋為主攻,相次協助山友為副攻。海軍會給予炮擊,你們要注意。”
“嗨!”五人恭聲應了一句。然後嘩嘩地跑了出去。
不一會,隨著幾聲日語的高叫。日本僱傭軍團響起了一片歡呼聲,很快,一陣喃喃地聲音傳了過來,這是整隊完畢的日本僱傭軍團齊聲唸誦佛經開始出征。
聽著這滿天繞瑩的佛音,藍玉和湯和帶著眾人走出了大帳,只見一隊隊身著紅色鎧甲靠旗的僱傭兵舉著長槍,揹著弓箭,神情肅穆,口中唸唸有詞,腳步堅定地向安海走去。
“這些兵,口唸慈悲佛經,卻幹著殺人放火的事情,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