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猛烈襲擊他們在各處的定居點,要盡一切可能地多摧毀他們的糧倉,奪取甚至燒燬他們越冬的存糧;到了冬春季節,則於各處關隘加強戒備,對膽敢鋌而走險的犯邊牧民予以迎頭痛擊!如此一來,別說喘息了,我看過不了兩三年蒙古就會徹底崩潰。”
“於兄的主意棒極了!”慕容信光介面道:“我也為大人奉上一條‘驅虎吞狼’之計。令李成梁在奴爾幹發出公告,不管是哪個部族,只要每斬獲蒙古人首級一個,便可到帝國官員處換取生鐵一斤!這樣一來,女真野人們貪於小利,必定前往毗近蒙古部落大肆獵殺。這樣無形中也降低了遼東受到的威脅可能。把這兩條計策加在一起,相信夠韃子們受的了。”
蕭弈天略帶驚訝地仔細聽著兩人的妙計,嘴角的笑意也越來越濃。“能夠如此不戰而勝自然是最好了,你們就自己放手去執行吧。對了,信光,我看了你在山西軍改的計劃案,總體來說這樣的精兵路線我是比較贊成的。可是所需的開支似乎超出了我們可以承受的範圍。我有這樣一個想法:把部隊分為近衛軍和國防軍兩個編制。前者不但擁有最先進的裝備和最充足的物資供應,官兵待遇也要相應高出一些——當然戰鬥力也必須要與之相對應,其職能主要是作為機動作戰的主力部隊;後者則主要是邊防和維持地方治安,一定情況下也可輔助近衛軍在邊境附近作戰。我和蹇侍郎就這個問題也作過討論,他的建議是將兩個編制的供給系統也分開設定,近衛軍後勤系統由兵部直接管理,國防軍系統則可以讓地方上負責。近衛軍的編成就交給樞密院研究執行吧。”
西元1584年9月24日,帝國樞密院正式釋出軍隊改組令。新建的近衛軍編制包含四個兵種——帝國海防軍,徽號為青龍,統轄一切大小軍艦及水兵軍港;帝國神機軍,徽號為朱雀,是完全以火器裝備的重灌混成部隊,由火槍騎兵、火槍步兵和重戰車炮兵組成;帝國驃騎軍,徽號為白虎,一支以騎兵為主力的快速機動部隊;帝國驍武軍,徽號為玄武,是善於山地戰和巷戰的精銳步兵。
除海防軍外,近衛軍均以師為基本戰略單位,一個主力師由三個軍團及若干師直屬部隊組成,兵員大致在一萬四五千人左右,師長和軍團長分別相當於原來的都指揮使與指揮使。第一批編入近衛軍的軍隊包括六萬西洋兵和部分薊州兵、遼東兵,計有海防軍三萬、神機軍兩個師、驃騎軍三個師和驍武軍三個師共十四萬六千人。此外,內閣成員們一致同意精選出三千菁英西洋士兵充當首相的專屬部隊,平時駐守京師護衛首相府,當首相親征時——幾乎沒有人懷疑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隨駕充當大本營親衛隊。親衛隊士兵的衣甲和軍旗上繪有黑色麒麟徽號,擁有檢查整肅其他部隊、逮捕違紀官兵的權力。
在抽走了大多數精銳部隊之後,帝國樞密院手頭尚餘有數量多達十八萬的國防軍,其中十萬在黃河北岸與叛軍對峙,其他的大多集中在長城沿線的邊關以及薊州訓練營中。他們的編制將繼續沿襲原衛所軍,略有不同的是都司轄區將按照山川關隘等地形因素作大幅度調整,原則上杜絕以後出現任何地方軍倚險而踞對抗中央的可能,同時也不致因為軍事轄區與行政疆域重疊導致駐軍和地方官員關係過密。
與內閣方面的大動作相比,叛軍陣營的動靜要小得多。徐民式的十萬“北伐靖難軍”自從到達黃河南岸徐州…淮安一線後便裹足不前;而王雙的豫軍在一次試探性進攻失敗後,也只是忙於在開封前線修築堡壘。內地各省的軍隊名義上是急速調動馳援前線,暗地裡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希望等內閣與徐民式鬥個兩敗俱傷之後再從中漁利。
經過長時間的緘默之後,江西繼雲南之後第二個宣佈中立,同時聲稱戰爭結束前任何進入江西地界的外地軍隊都將被視為發動攻擊,屆時江西將自動加入另外一方。而浙江、福建、廣東三省仍然沒有公開表明態度。背地裡,大批錢糧透過海上源源不斷流向北京;而與此同時,他們與徐民式特使的討價還價卻也一刻不停。一方面不願與江南三省徹底翻臉,另一方面由於海上戰力的缺乏,徐民式惱怒之餘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內閣的倉庫不斷得到充實。此刻,他只能寄希望於那人許諾的援助能夠儘快到來了
第二節 天下第一騎
萬曆十二年,即西元1584年在帝國上下緊張的備戰氣氛中退出了歷史舞臺。隨著一個萬物復生的新春到來,大地得以漸漸癒合被戰火撕裂的傷口,各方勢力也都從冬季的嚴寒中甦醒過來,開始準備在新的一年中大展拳腳。
然而對關外的蒙古人來說,一五八四年是一個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