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注意力集中到朝鮮使者的講話上來。
“太師大人,”李舜臣偷眼看得大明首相已經從遐思中清醒過來,便開始把話轉向正題。“倭軍人多勢眾,我朝鮮國小民弱難以抵敵。還請天朝興兵為我國除去倭患,敝國上下當永世不忘天朝再造之恩!”
蕭弈天不動聲色地回答:“李元帥,今天早上在奉天殿聖上不是已經把我國的難處向各位使者言明瞭嗎?南方的動亂——想必你們來的路上就已經聽說過了——令我們損失了八成的稅糧和數百萬兩白銀的歲入,以及幾十萬驍勇善戰的軍隊。更麻煩的是,我們還需要調動相當數量的北方軍隊去評定這場叛亂!天啊,聖上現在一定為此事煩惱的不得了。”
“當然,我們完全理解貴國當前面臨的困難。”李舜臣恭敬地附和道:“正因為如此,我們會更加感激天朝無私的幫助。盡一切努力配合天兵作戰,爭取早日將倭寇趕回老家。”
年輕的首相卻只是輕輕搖頭,“李元帥,中朝兩國友誼源遠流長,若是皇上降下旨意出兵援助貴國,本相定當全力以赴儘快提供必要的準備和協助。可如今聖上尚未拿定主意,我等為臣子的又怎好越庖代俎呢?”
李舜臣心頭暗自輕哼一聲,大明帝國真正的主宰到底是誰,這一點你可別想哄騙我。大凡打起官腔來叫苦稱難,都是心中有數開始撈好處談條件了,對此中朝兩國莫不一般。雖然自己從來對這一套不以為然,可事關家國存亡大義,只能硬著頭皮奉承到底了。“蕭大人年紀輕輕便已居於一人之下,真是前途無量啊!天朝萬歲對大人您的真知灼見想必也是言聽計從,還請大人在萬歲爺面前為我國美言幾句。”他右手微微一招,但見李華梅上前一步,變魔術般款款捧出一個尺餘見方的錦盒。“這千年人參是我朝鮮國難得一見的天成寶物,不僅能夠祛除百病延年益壽,相傳還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由於此寶參極為難得,我國數百年的珍藏也僅有這區區十八株。前日敝上臨幸義州,金銀珠寶大多遺在王京落入賊手,惟有這價值連城的寶參帶在身邊。今早朝會上獻給了萬歲爺九株,取的是九五至尊之數。剩下幾株舜臣不敢輕與辱沒,還請太師大人盡數笑納。”
陳應龍從李華梅手中接過錦盒捧到蕭弈天面前,首相卻只未置可否地擺手示意他放在一邊。“李元帥,本相剛才已經說過了,主意還是要聖上來決定的。當然了,我素來是以兩國友誼為重,主張出兵援助的——甚至寫封摺子勸勸聖上也是不是不行。不過,李元帥總要給本相幾個合適的理由啊。”
李舜臣立刻單膝跪地,雙手抱拳道:“太師大人,如果天朝大軍能夠驅除倭寇,您將看到朝鮮永遠的忠誠——不僅是對大明,也是對您個人的忠誠。”
“話可不能這麼說,”蕭弈天擺擺手道:“既然我是大明的臣子,這兩者也就沒什麼分別。李元帥也是明白人,你想,帝國現在處境也不好過,要是在這關頭出兵朝鮮的話,難免不被議論為空糜錢糧;最終的結果也不過是把倭賊趕回老家,將局勢回覆到戰前的水準。這大筆的錢糧物資,再加上士兵的勞頓傷亡,如果還沒有半點好處的話,恐怕我這首相也擔不起如此干係吧。”
“那麼依太師大人的意思是”
“出兵當然可以,只是路途遙遠糧餉供給困難,希望貴國能負擔起援朝兵馬至少一半的糧草。”蕭弈天終於把話轉到了正題上。“”
李舜臣點點頭,“這是當然。就算自己咬緊牙關,我們也要優先保證天兵的糧食供給,讓戰士們在和倭賊戰鬥的時候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對此太師大人儘可以放心。”
“下面是第二條,貴國應向正面戰場提供不少於十萬士兵協助我軍,並由我軍將領全權指揮。這些士兵投入戰鬥前必須先在帝國薊州訓練營接受半年的訓練,戰爭結束後指揮權再移交貴國。”
“沒問題。”
“第三條,將濟州島轉讓給大明作為海軍基地。貴國有義務保證濟州島物資的充足供給和儲備,作為交換濟州基地則向你們提供儘可能的武力支援。本條自大明軍隊進入朝鮮境內之日生效。”
李舜臣下意識地猶豫了片刻,畢竟割讓領土可不像出點錢糧派點兵這麼簡單。“太師大人,這一條有必要嗎?”
蕭弈天淡淡一笑,“當然有必要。你們據有濟州那麼多年,可是當戰爭真正到來之時,朝鮮‘水師’派上了什麼用場呢?朝鮮的三千里海疆,還是交給大明的無敵艦隊來保護吧。”
“朝鮮水師還在繼續戰鬥,您將會看到我們不斷取得勝利的!”李華梅忍不住插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