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3 / 4)

小說:重生帝國崛起 作者:風雅頌

勢。

其三,對張野進行封王,爵位要在朝中排第一,在全國範圍僅次於皇上。同時,暗中拉攏張野部下,對於一些願意歸順朝廷的,可以封官加爵,若是不願意,則置之不理或者貶官。

以此來加劇復漢軍內部的矛盾,儘可能的讓他們內亂,如此以來,復漢軍的威脅便會小很多。而張野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復漢軍下面的人肯定會有想法的,人心散了,這隊伍可就不好帶了。

這三個法子都必須要看張野的態度,可以說各自的成功率都有一半,而張野的態度則可佔到三成左右的成功率。”

翁同龢細心的講著,其實也就是三個不同的點,第一,退居幕後,只要張野願意,就可以確保皇室不倒。這個是最無慾無求的決定,丟權利保位置。第二則是分散張野的實力,逐個擊破,以達到徹底滅絕的目的。第三則是對張野進行捧殺,對其部下進行拉攏,以達到他們內部矛盾激化,最好可以達到他們內戰的效果。

而第一點和第三點也是最容易實行的,但是有一點,第一點要看張野的想法才能決定是否可以成功,而且即便是保了現在,也保不了未來。

第三點則是要看張野對其手下的掌控力如何,一般情況來說,只要使出這一招,基本上沒有辦不到的事。

至少從古至今,翁同龢還沒見過永遠齊心的部隊或者團體。他們各自都有著各自的利益,只要將他們之間的利益差距給拉開,難免會有人眼紅,那麼剩下的事情就好說了。

所以,這一點對於張野的掌控力有很高的要求,假如他一句話便可解決內部矛盾,那麼短時間內是絕不可能幹掉他的。

而且這一招也會給張野帶來不小的麻煩,要想掌控部隊,則必須要做到平衡部下。這邊朝廷封官加爵,自然是有豐厚的獎賞。

張野若是想達到平衡,就必須收繳這些來自朝廷的獎賞,並且讓他們還跟以往一樣。或者給那些沒有被封官加爵的人私自提升待遇,反正不管怎麼做,只要朝廷的聖旨下去了,他的部隊就肯定會出現一些矛盾,只是或大或小而已。

其實還有一點翁同龢並沒有說,因為他不知道張野的性子,只知道張野的性子跟常人不同。所以,一旦張野識破了朝廷的計謀,那麼結果可能會更糟糕,對朝廷更加不利。

“哎,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吶!太后歷來強勢,怎麼當初在對待張野的問題上卻要繞那麼多彎呢?要是當初朕暗中支援張野,恐怕現在就不會是這幅局面了。”

光緒皇帝苦笑著搖了搖頭,很是無奈的說著。

其實這其中有很多光緒不知道的內幕,慈禧當年之所以不殺張野,而是要採取其他的方式整死張野,這其中有兩個半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個是大太監李蓮英,對於出手闊綽的張野,李蓮英在得知太后想要殺張野的念頭之後,便在太后身邊說了幾句,可以說正是李蓮英的這幾句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第二個便是李鴻章,雖然表面上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但張野出自新軍,新軍又是袁世凱訓練的,袁世凱呢,又是李鴻章欽點的人。對於張野當時跟袁世凱談話的具體內容慈禧雖然不知道,但她卻知道袁世凱給了張野一筆錢。

以慈禧的老道,能看不出這其中的貓膩?所以,李蓮英在勸慈禧的時候就是說,直接殺了張野,恐怕會讓李鴻章以及袁世凱心中不爽,雖兩人不敢忤逆,但心中的隔閡還是會產生的。

所以,要殺張野可以,但卻不能直接殺。李蓮英這麼做也算是救了張野一命,至於日後他能不能逃過這一劫,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而剩下的那半個人,則是榮祿。榮祿對於張野的態度可謂是不冷不熱,既不想留,也不想殺。這讓慈禧覺得李蓮英的話似乎是對的,所以才有了當初的決定。只是沒有想到,結果會是這樣。rs

第一六二章:翁同龢以死進諫

光緒皇帝在思考著,翁同龢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他都要認真的去想一想。他不想在出現之前那種事情了,所以現在他必須要認真的去對待。

三個方法有最壞的,也有最好的,但是在光緒看來,每一個辦法都不是最好的。他雖然身為皇帝,但卻感受到了太多的壓力。

單單只是一個改革就遇到了那麼大的阻力,更何況要封一個漢人王爺?若是真這麼幹的話,別的不說,滿清這一下子就要多出來許多的王爺。

功高勞苦的李鴻章,坐鎮南洋的張之洞,只是這兩人就必須要封王的。而且這兩人人脈較廣,情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