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野鄙視了一眼亦匡,雖然搞不懂他到底要幹嘛,但想撈好處那是肯定的,沒有能比在戰爭上撈好處更快的方式了。
“張大人可以講個大概的範圍。”
亦匡大手一揮,意氣風發的說著。
“部隊陣亡一萬多人,按照復漢軍的規矩,每人至少需要賠償一百兩銀子,而且還要安頓家屬日後的生活,所以這筆費用加起來的話,每人要合到二百兩到三百兩之間。如果按三百兩來算的話,這就三百萬兩白銀了。
傷兵什麼的最麻煩,補償雖然少了一點,但卻要負責他們日後的治療以及生活費用,所以這筆錢加起來,五百萬兩白銀都止不住。
另外戰爭期間這四個月的正常軍餉開支約四十萬兩白銀,戰爭補貼五十萬兩白銀。徵用百姓的牲畜牛馬車費用差不多十萬兩白銀。
四個月我們全殲了五個日軍師團,約六萬多人,其中耗費的子彈,炮彈,以及槍炮的損失,折舊等等,這筆費用大約三千萬兩白銀。再加上工廠費用等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這次的損失起碼得有四千五百萬兩白銀。”
見對方這麼起勁兒,張野也就不客氣了。
而且在說的時候,張野也考慮到了一點,現在講話的地方不對。所以張野在講損失的時候,也刻意的將某些不透明的數字給更改了一些。
例如,陣亡士兵和傷兵的補助,這個都是有明文規定的,張野也不好抬高了價。這樣萬一清廷答應了,到時候自己該怎麼去用這筆錢?全部發給那些陣亡和傷亡士兵家屬?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這次要是這麼幹了,下一次的補助金額肯定不能低於這次的數字,而且只能是越來越高。即便是現在的這筆費用,張野都有些扛不住了。
所以,為了避免玩火自殘,張野很明智,也很膽小的選擇了實話實說。可彈藥向來都是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