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給你們下個命令,也算是給你們做個統一的規劃。接下來的五年內,各省必須要全力發展基礎設施,包括公路,鐵路,工業等方面。
公路的要求是縣城與縣城之間,必須要有一條新標準的公路。至於鐵路,接下來會給你們每人發一張概括圖,以及你們各自境內的路線。各自在修鐵路、公路的時候,務必要與鄰省做好交接,避免到時候雙方碰不到頭的尷尬局面。
按照目前的規劃,全國將會修建兩橫一縱三條鐵路大動脈,各個省份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修建數量不等的鐵路,但基本上各省都要修建一條十字形鐵路,個別省份除外。
另外,還有一點,這個也是最重要的,沿海地區的省份,必須要做好一切應對準備。一些適合登陸,或者暴漏在海邊的地區,所屬居民必須要內遷至少三十公里。嚴防英國海軍襲擊我國海岸地區。五年之內,我們是戰略防守任務,所有人都不要想著打出去。這是個長久任務,必須要執行。同時,公路也必須要修通至各個炮臺所在地。
未來五年之內,各省的任務只有三個,鐵路、公路,工業園區。這需要大量的資金,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正好可以給各地的百姓找個活幹,讓他們掙點錢。接下來中央銀行將會全力配合各省,也會按照帝國的預算,將資金分別下發給你們各省,剩餘不足的,由各省自己籌備。”
張野好不歇息的一口氣說了一大串,下面的眾人也是不停的記錄著張野的話,一點也不敢馬虎。
這就是皇帝與總統的區別,總統講話的時候,或許會有人敢偷懶,可皇帝講話的時候,絕對不敢有人分神。而張野之所以採用帝制,原因也很簡單。剛統一的中華,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來掌控全國的發展,否則的話,總統上位,其他人會不服,到時候又是胡亂的扯皮。
搞不好歷史上的北伐什麼的還會再次發生,當然,部隊都在張野手中,軍事鬥爭倒是不大可能,可口水戰,相互扯皮也是會影響到國家發展的,這是實情。(未完待續)
第二一四章:戰略防禦
會議的聲勢浩蕩,可在一些人看來卻有些龍頭蛇尾的感覺。張野聚集了全國所有的高階官員,可最終張野卻只露面了第一天的會議。接下來的幾天,則是由各部門的負責人分別上臺講話,將各個部門未來的計劃告訴大家。
最後一天,則是由各省的省長進行匯總工作,主要在於各省工作的問題,以及未來的規劃設想等等。這些將會由專人進行整理,最後呈交徐世昌或者張野那裡進行最後的批覆。
張野的官邸內,一圈幾個人坐在那裡,雙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始終沒有開口講話。這場會議張野其實很早就想召開。現在只不過是趁著統一了全國,所以才一起開的會。
可這次會議的真實目的,卻並非只是開這個會這麼簡單。最近英國人鬧的挺兇的,張野也必須要透過這場會議,來給下面樹立一種決心,讓他們不要去管外面的那些事情,安心的穩定下來發展工業,發展民生,穩定民生。
“都看看吧,最新的情報。”張野拿出了一份電報,交給眾人逐一閱覽。
情報上的內容並不多,但每一個字卻都透漏著凝重的氣息。英法聯盟,將以越南為海軍基地,派遣更多的主力艦隊,攻打香港或其他,英艦隊不日將會。
先是國務。院總理徐世昌,看完電報之後滿臉的惆悵,這個結果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而且當時在攻打香港的時候,他就極力反對的,他認為現在並不是時候。他們雖然有能力打下香港。但卻沒有能力守住香港。非但不可能增加中華帝國的威嚴。反而會將中華帝國拖入新的戰爭當中。
現在中華帝國初立,根本就經不起戰爭的折騰。但是香港又是必須要收復的,但在徐世昌看來,二十年之內,中華帝國根本就沒有收復香港的能力。這是徐世昌的看法,也是事實。
海軍的建設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哪怕你建造出來了軍艦,卻無法提供更多優秀計程車兵。現在雖然是拼軍艦的時代。但何嘗又不是在拼士兵?海軍不比陸軍,他們這些人每一個都是塊寶,金貴得很,死了那就沒了。
國防部長王林看完之後也緊緊的皺起了眉頭,他雖然料到了英國人會反撲,但卻沒有想到力度竟然會這麼大。本來還以為英國人會讓遠東艦隊直接攻佔香港的,可沒想到竟然會調派一支新的海軍主力艦隊。
這意味著什麼?英國海軍,歐洲區的實力最強,裝備最新,最先進。威力也是最大的。亞洲區的則是裝備最老,相對落後。威力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