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小說:重生帝國崛起 作者:風雅頌

就是一百門炮。

聽起來的確很嚇人,但是有一點卻不能忽略,每個班還配備一個十人組成的雜兵班,負責這個炮兵班的輜重等問題,另外還有一個五百人的雜兵輜重營,只負責炮營的炮彈運輸任務。

如果連這些都加一起的話,單單一個炮營便有兩千多人,若是大炮的話這個配置還有點少,但咱的是小炮,兩人合力就能將炮管給抬走,所以一千五百人的後勤服務一百門炮,足夠了。

人多了,練起來就麻煩了,張野迫切的希望那些德國技師趕緊來,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給士兵們講解火炮的效能以及要點,自己就可以省很多事。

兩個多小時之後,一大隊人馬終於出現了。

第二十九章:敲打德國人

德國對於這次的的合作表示出了相當的重視性,德國因為發展的比較晚,全球各地的殖民地基本上已經被其他列強給瓜分乾淨了,所以德國很難在現有的條件下找到突破口。

德國為什麼願意派出退役軍官來到清朝幫助他們訓練軍隊?雖說這裡面有袁世凱和金錢的作用,但更多的還是上層政治上的考量。

他們迫切的希望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開啟清朝這個市場,但是之前幾年的表現看來,結果似乎並不怎麼如意。

德國方面也一直都希望尋找一個新的突破口意圖開啟徹底開啟清朝市場,為1888式委員會步槍以及其他的德國裝備找到出口國。

面對著清朝這麼龐大的一個市場,德國人又怎會放棄?

所以這次威廉透過德國駐華大使與德國高層聯絡,便立即引起了得過高層的注意,而得過高層也特意下令兵工廠方面,加班加點的改造八千五百支1888式委員會步槍。

德國有不少的庫存,但為什麼還要趕製新的呢?原因很簡單,現有的1888式委員會步槍有很大的缺點,例如容易炸膛等致命缺陷。

為了籠絡住遠東的這個市場,德國人更是將1888式步槍進行了改良,使其炸膛率降低了不少,張野訂購了八千支步槍,德國人便多送給張野五百支步槍,而且價格也是最便宜的。

這次的軍火貿易可以說德國人是一分不賺,成本價加上運費,這就是張野要出的購槍價格,按八千五百支步槍來算的話,平均每支步槍支付了十二兩白銀。

小型的鍊鋼裝置也是以成本價加上運費賣給張野的,顯然,威廉在德國大使面前說了不少張野的好話,以及張野未來的前途,否則的話德國人是不會如此動心的。

當然了,張野本身的實力也起到了很重的作用,幾個月的時間便將一直一百五十餘人的部隊擴充到五千人,這本身就代表了清朝高層對於張野的信任。

至於技工方面,張野要的不多,德國人也知道這武器清朝早晚是要自產的,但到了那時候他們大可以賣給清朝技術等資料用來換取資金。

所以按照張野的要求,德國人在每一個職位上都找了至少兩名高階技師。不過他們來到清朝還有一個新的任務,打探清朝的工業能力到底如何,以方便德國對下一步的計劃進行調整。

看著滿滿的全都是步槍,以及碩大的鍊鋼爐等裝置,還有那無價的二十多名高階技工,張野的小心肝呼呼不停的跳著。

造槍?現在還不在張野的計劃範圍之內,有了這八千五百支步槍,至少可以應付一年以上的時間,委員會步槍雖然有很大的缺點,但是對付俄國人也夠用了。

張野的目的就是造炮和造子彈,而一座小型的鍊鋼爐支援起不足萬人的部隊來說,也是足夠的。

之所以這麼幹,主要還是因為對清廷的不信任,萬一真的打起來了,鬼知道清廷這邊的補給會不會跟上。

反正根據歷史考據,似乎清廷還沒有一次靠譜過。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張野才有了自己造彈藥的想法,另外還有一個原因,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大多都是**,發射之後會產生很大的煙霧,這對於軍隊來說影響還是很大的。

張野也打算將所有的彈藥全部都換成無煙彈藥,反正工序也不麻煩,將**改造一下就行了,再者92步兵炮也必須要配備無煙炮彈,否則的話一開炮隔著幾公里人家就知道你在哪裡,還玩個屁啊。

張野恨不得立馬就把這幫人給拉到車間裡去製造新的火炮,經過這兩個月來的不懈努力,張野終於成功的將火炮的圖紙給分解成數十份零部件圖紙。

當他將這些圖紙拿到那群技工面前的時候,估計那幫人一定會震驚,九二式步兵炮放在現在來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