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到底還是滿清的愚民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想起袁世凱當年鎮壓義和團的情景就好笑,直接把那些大小頭目叫在一起吃飯,直接在宴席上開口說想看一看他們刀槍不入的本事,然後便下令士兵開槍,結果一眾大小頭目紛紛斃命,義和團輕而易舉的被瓦解。
當然了,這時候的義和團的性質早就已經變了,因為人數暴增,導致管理出現了問題。早期的義和拳還是很不錯的,他們的紀律性要比清軍還要強。
只殺洋人不傷百姓,只搶洋人不搶百姓,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導致義和團人數暴增,各種各樣的人都能進來,從而導致義和團被血腥鎮壓。
當然了,以滿清政府的慫樣,即便義和團沒有變味,早晚也是要收拾他們的,誰讓你剛出道的時候打的是反清復明的口號?
“軍座,軍座,動了,沂山的清軍動了。”
偵察營營長前腳剛走,後腳便又拐了回來。
“動了?”
張野愣了,顯然沒搞明白清軍這是要搞什麼?
“是的,動了,往我們這邊來了。”
偵察營營長點點頭,道。
“繼續觀察,嚴密監視清軍動態。”
張野繼續吩咐道。
太反常了,兩萬清軍就敢來攻?雖然臨沂還有五萬清軍,但那五萬人是剛到的,雖然不知道他們是從哪過來的,但也不會太近。
加上馬上就要晚上了,夜戰,可是作戰的禁忌,若是月亮明的話還能湊活,但也只能看清楚近處的東西。
此時距離八月十五還有一週左右的時間,所以明亮的月亮高高的掛在空中,即便不點火把,他們也能看清楚腳下的路,以及不遠處的人。
張野再次將目光放在了地圖上,他們所在的區域處於沂蒙山的邊緣地區,背後是深山老林,有長達幾十公里的群山作掩護,所以清軍是不可能從身後出現的。
而目前眼前唯一能夠供大軍出入的便只有一個關口,其餘還有幾個小路,雖然能供人透過,但卻過於陡峭,不適合大部隊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