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一筆不低的費用,但為了籠絡住這些技術人員,這筆錢還是值的花的。
張野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來為他生產製造更多的裝備,只有裝備質量優秀,才能保證他可以死更少的人,辦更多的事。
錢沒了可以掙,可以搶,人沒了可就徹底的沒了。
而對於德國人這一次的突然發難,以及威廉的不作為,張野算是記在心裡了,早晚有一天,他要讓德國人後悔。讓他們後悔不應該在這緊要關頭裡將自己一軍。
第九十一章:建學校
送走了德國技術人員,這讓張野鬱悶不已。現在他的實力在國內也算是頂尖的了,而且還不是之一,而是唯一。
可就在這麼個時候,卻依然有著讓他糾結、無奈、鬱悶與懊惱的事情。同時也讓張野深切的感受到,他必須要發展自己的技術力量,不能老是依靠國外的技工來解決問題。
那樣雖然能解決一時,但能解決一世嗎?德國技工的確給他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可是現在,他們走了,雖然只是暫時的離去,自己依舊用高薪籠絡住了他們。
可是未來呢?他又該怎麼辦?難不成還要一直依靠外國技工嗎?一個沒有創造,沒有想法的民族,註定是不可能崛起的。
國外的技工還是要用,但培養自己人更是迫在眉睫,容不得半刻的緩慢。
“老王頭,你幹嘛呢?”
一名老人面色欣喜的走在住宅區,此時搬進沂蒙山的百姓已經安頓了下來,用木板搭建的簡易房屋,外面糊上泥巴,冬天的話就燒柴火取暖。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在這裡沒有耕地,他們也聽說了外面現在已經開始分地了,已經有人想著要回去,但更多的人還是想留在這裡。
這年頭外面的世道也不平靜,那些地方雖然分了地,但是現在的局面並不穩定,他們在這山裡又不愁吃喝的,而且上面也說了,將來有一天吶,等他們回去了,會按照現在的政策給他們分配土地的。
而此時沂蒙山內的移民都在幹些什麼呢?有力氣的幾乎全都在關口修建防禦工事,因為是長期工程,所以這群人是不愁沒活幹的。
而一些老人,婦女,小孩,則呆在家中接受張野下達的訂單,都是一些針線活,女人們幹著比較順心,老人則在一旁幫襯著。
此時他們正在製作的是一款紅色底板的肩章,除了肩章的顏色不一樣之外,其他的款式都一樣。不用想,這邊是張野為武裝警察設計的新肩章,其實也就是照著後世搬過來的,所有的軍銜都是。
“沒見我正忙活著嗎?我說你孫老頭,不在家陪著婆娘孫子幹活,亂跑個什麼?嫌錢多的花不完不是?”
王老頭看著兒時好友,笑罵著回道。
“趕緊把你那活扔給嫂子吧,咱幹大事去。”
孫老頭嘿嘿一笑,一邊推開王老頭家的柵欄,走進院子內之後便將他手上的布給放在了屋簷下,拉著王老頭便要往外走。
“幹啥大事啊?就你這老小兒的性格,要不是張將軍養活著我們,你早就不知道被餓死多少回了,能幹成啥事?”
王老頭有些反抗的掙扎了一下,掙脫了孫老頭的拉扯,繼續拿起布往屋內走。
這可是他剛從工作處領回來的布,之前做完的工賺足了五兩銀子,不過王老頭卻沒有領,而是寄存在了工作處,只拿著一張條子回來了。
此時的百姓雖然都是以錢拿到手裡才算是安穩,可在沂蒙山卻並不是這樣。剛開始的時候大家也還按照以往的習俗一樣,把錢都放在家裡。
可是後來才發現,放在家裡也沒處可花。現在又不是後世,有大量的消費品可以買,現在百姓們要錢就是買吃的,買點穿的,其他的一律不買。
而這錢放在工作處還能吃利息,村裡的王書生也給他們算了一筆賬,說這要是放在工作處二百兩銀子吶,以後每個月光是吃利息就能活下來。
二百兩,對於他們來說雖然有點天方夜譚的感覺,但是不敢算吶,這一算之下,二百兩似乎還真不是什麼難事。
像他們家,老兩口加上三個兒媳婦,小兒子還沒有娶妻,大女兒和二女兒已經嫁人,所以不算數,有五個孫子孫女,一共十四口人。
四個兒子到工地上去做工,一月下來能掙十六兩銀子。而他們老兩口帶著三個兒媳婦在家做工,五個人一月也能賺個十兩銀子,這一月便是二十六兩銀子,十個月便是二百六十兩銀子。
而像他們這一家,若是吃喝全部都靠買的話,一個月也就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