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國以精神力量外交”
說著陳默然咧嘴一笑,眼中流露出此神采。
炎黃4602年的中國,或許沒有那家報紙比作為執政府喉舌、光復會機關報的《光復報》發行量更大的報紙上,在三個月前,這份報紙依還是地下非法刊物,而現在這份報紙卻已經成為中國發行量最大、影響最大的報紙。
得益於光復會的經費補貼甚至於執政府以文化名義加以補貼,《光復報》可以遠比同行更底的價格發行到全國各業已光復的省份,又隨著光復軍的進軍步伐擴張到各省。正像同行們所說的一樣,光復軍所到之處,只過帶去了三樣“一是民族政府、二是產業券、三是光復報”。
政治上的優勢使得《光復報》在短短几月內,成為了全中國影響力最大、讀者最多的報紙,而報社總部卻並不在南京,而是在上海的埔東,入夜時分,報社內依然忙碌不凡,報社的編輯們正在緊張的校對著明天將出的報紙。
就在他們即將完成報紙的校對時,一間玻璃窗隔開的房間突然開啟了。
“取下頭版”
站在門外的總編輯葉樹聲大聲喊了一句,所有的編輯無不是一愣,按說如果這不是發生什麼大事,是不可能改頭版的,從《光復報》公開發行至今,不過只改過兩次頭版,一次是光復,一次是京城陷克。
又過一會,當頭版的內容經電報局遞送員送來之後,報社內編輯無不是處於半呆滯之中,他們從未想到一場鐵路談判竟然會演變至此,不僅談判破裂,甚至於對方還以戰爭相威,而提出威脅不是英法德俄那樣的列強,而只是一個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在何處的小國。
“銘舉,你立即動手寫社論”
手拿著另一份電報,葉樹聲大聲喊了一句。
“立即更新明天的頭版,社論一起發標題就是——戰爭我們現在連夜趕稿,爭取明天早晨把號外和報紙一起發出去”
“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