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部分(3 / 4)

小說:滿江紅之崛起 作者:世紀史詩

渴望改變,他們現在已經意識到,只要欽命內閣存在,內閣就會忽視他們的訴求,假若當一個合適的契機出現之時,那麼,也許各方人士為了自己的利益得到伸張或得到保護,中國還是有可能建立政黨內閣的,一但政黨內閣得已建立,那麼任何組閣內閣都必將無法忽視代表著“選票”的選民的利益”

“曹教授,那什麼時候,才會出現合適的契機呢?”

面對學生的問題,曹仕京沉默片刻後吐出兩字。

“現在”。

第25章 背後

第25章背後

“政府不容易把軟弱且不知忠誠的民眾組織成強國,而政府又很想領導強國。人民必須被鼓勵去變得強大且能夠達到目標,民族主義是一個理念上的肇因,它巧妙地與國家認同感的復甦以及因外國威脅的重返而觸發的危機相結合靠著諸如標語等方法,它容易在民眾之間傳播。強大起來,建立強國使你自己的成功成為國家的成功強大起來且向西方人顯示中國是不可以欺侮的國家口號不僅是“趕上,超越”,而且是“富國強兵””

帝國四年《中國之信仰》

經過九年的發展,中國的實業力量、工業力量和城市中間階層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九年前,“中華帝國”的概念,出現在這個世界的時候。

在世界列強的眼中,他們所看到的中國是這樣的——男人的頭上梳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辮子”,而且還要剃光前額,而女人的腳還被人為傷殘的以裹成小腳,男人和女人身上更穿獨特的由蠻族推廣的通古斯式服裝的這個國家的國民們,現在一下子變成了,擁有西式的國會和法律,德國式的陸軍和英國式的海軍。

在西洋人的眼中,這是何等的可笑,但是很快,他們便笑不出來了,這個經過民族光復之戰後,完成民族獨立、國家重建的國家,迅速的戰場上證明了自己的力量,無論是在陸地或是海洋,一個又一個奇蹟只驗證了一個真理,這是民族過去的輝煌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個民族一但獲得自由,就會擁有舉世罕見的力量。

當然,在西洋人的眼中,這個國家,真正的變化是什麼?不是他的軍隊,不是他的工業,而是他的人民——帝國之公民

對於中國人來說,在過去的九年之中,他們最大的改變恐怕就是身份認同上的改變,事實上從執政府時期,中國人經歷著“草民”至“國民”,而在過去的幾年間,又躍升為“帝國之公民”。

在這期間,千百年來一直視自為“草民”、“黎民”的中國的“人類智慧”得到了發展,而最大的發展,恐怕就是國家是君主的私有物的觀念得到了轉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君主的權利也有所後退,國家成為了國民的國家,而現在更成為“億萬帝國之公民所構建之中華帝國”。

是一個個偉大的公民締造了這個國家,是一個個偉大公民的付出與勞動,促進了帝國的興旺與發展,正是四億八千萬偉大公民的奮鬥與犧牲,使得這個偉大的帝國再無人敢於輕視。

公民成就了帝國

對於中國人而言,尤其是接受了第一批完整的八年義務教育的青年學生而言,他們的觀念與父輩有著截然的不同,他們所認識的第一個字是“公”、第二個字是“民”,連匯在一起是他們人生中所識的第一個詞是“公民”,第二個詞則是“國家”,而連匯在一起,這就是他們身處的“公民之國家”,而他們的身份則是“帝國之公民”。

在中國,公民是一個偉大而且崇高的詞彙,對於青年而言,他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除去一位位先賢締造世界上最璀璨的中華文明、一位位先烈悍衛著民族之外,更看到一個個青年是如何力挽狂瀾,以個人之生命,去挽救民族之危亡,國家之命運,而這些青年則是中國的第一代公民。

“光復先賢為第一代中國公民,而完整教育之一代,則為第二代中國公民”

國家曾如此教導著這些青年,多達六千餘萬青年則在這種教導之中,將個人與國家聯絡在一起,國家是公民的國家,作為公民的個體必須要勇敢的擔當個體責任,並化為之國家的進步與發展。

事實上,也正是這一代青年的出現,使得西洋人意識到“中華帝國”不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事實,而中華帝國正是由四億八千萬作為個體的“帝國之公民”所構成。

而作為公民歸宿的帝國,卻沒有令億萬個人失望,為了維護僑民的權力,帝國三年,對美經濟絕交、撤回留學生,舉行中太平洋海軍特演,帝國六年派出艦隊抵達古巴,公民付出於忠誠、國家回報以責任,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