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工作的葉致勝在吃晚飯的時候向王元慶遞交了“國家戰爭動員初步總結報告”。
因為戰爭傷亡還不大,或者說還沒有顯現出來,所以戰爭動員主要集中在以軍事工業為主的經濟領域、以及以鐵路為主的交通領域。
接到國家的戰爭動員令之後,國內3大軍工集團立即著手提高產量。
除了將工人的正常工作時間由平時的8小時延長到12小時之外,3大軍工集團還透過反聘退休職工、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線效率、完善原料配給制度等等方式想方設法的提高產能。沈飛、成飛、西飛、上飛等飛機制造公司已經在2完成生產調整,最快能在月底達到流水線最大設計產能;其他軍工廠商也在積極行動,最遲的能在12月初完成生產調整。
提高產能的最問題不是原材料與配套工業,而是技術工人。
以戰鬥機生產線為例,和時期,任何一條戰鬥機生產線的生產能力都在最大戰時產能的十分之一左右,某些高價值先進戰鬥機生產線的產能甚至只有二十分之一,比如1條J…14系列戰鬥機生產線的平時年產量不到1C0、而最大戰時產能肯定超過2000。軍工生產必須留有足夠的冗餘量以便在戰爭時期迅速提高產能。這一制度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往往出問題。
和平時期,軍;在採購武器裝備的時候,肯定會最大限度的壓低採購價格。
各大軍工廠為了拿到軍隊的訂單,必須降低生產成本。即便某些以出口為主的武器裝備,也需要控制成本,首先獲得本**隊的訂單,才有可能進入國際市場,得到其他國家的訂單。當初,成飛的FC…1型戰鬥機雖然效能並不差格也極為便宜,但是出口量卻少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