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部分(3 / 4)

備案。這一規定的出發點是確保全球安全,防止核武器落入恐怖組織手中,實際上卻限制了戰術核武器的部署與使用範圍。

因為戰爭剛剛爆發,就算在哈薩克軍事政變之後,俄軍就提高戒備,也不會有人想到要把倉庫裡的戰術核武器分配給作戰部隊,所以在劉曉賓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俄軍的戰術核武器仍然鎖在倉庫裡面。

當然,照前面2個小時的交戰情況來看,如果不盡快摧毀這些倉庫。恐怕俄羅斯庫存的數千枚戰術核武器就會被俄軍當成常規武器使用了。

由此可見,針對俄羅斯的戰術核武器與報廢核原料,純粹的防禦肯定沒有用。

從某種意義上講,普通打擊手段也不會有收到多大效果。比如在打擊俄羅斯的核原料倉庫的時候,如果使用普通方法,也就走向目標投一顆戰術核彈頭,與讓俄羅斯當局自行炸掉又有什麼區別呢?

為此,必須採用特殊手段!

國策 正文 卷十四硝煙漫天第四十七章準氣象武器

小說巴士 更新時間:2010…9…7 12:29:59 本章字數:6098

寸定有很多人將打擊俄羅斯的核武器庫與豹阜前轟炸日贍月。似設施聯絡起來。

兩者確實有相似形,但是不能混為一談。

日本戰爭中,共和國也是在遭到戰略襲擊之後,對日本進行全面報復。並且透過摧毀日本的全部核設施。讓日本完全喪失核能力。重要的是,日本的核設施相對分散,而且沒有集中存放核武器與核原料。也就是說,只需要使用精確制導的常規彈藥就能達到目的,造成的放射性汙染非常有限,加上季節影響,汙染範圍基本上集中在日本本土,沒有向周邊地區擴散,更沒有對共和國本土構成威脅。毫無疑問,在這場戰爭中,這些相對有利的條件都不存在,甚至完全相反。不說別的,如果用常規武器去打擊俄羅斯的核原料倉庫,即便使用爆炸威力達到百噸級的第五代戰術核彈頭,也無法確保徹底摧毀,只要有核原料殘存,轟炸就沒有任何意義。前面已經提到。使用核武器的話,等於幫了俄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要想達到目的。就得阻止放射性塵埃飄入共和國境內。

因為季節問題,只要放射性塵埃進入高空,肯定會隨寒流南下,使共和國本土秦嶺淮河以北地區成為放射性塵埃的汙染區,等於大半國土受到汙染。這個代價,無論如何都不在共和國的承受範圍之內。

問題是,要想摧毀俄羅斯的核武器庫。肯定需要威力足夠大的炸彈。

矛盾就在這裡。

爆炸威力小了的話,無法確保摧毀目標;爆炸威力大了的話,會使放射性塵埃升入高空。客觀的講,不從其他方面入手。這個矛盾沒辦法解決。

從別的方面著手,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爆炸產生的放射性塵埃迅速回到地面上去,而要達到在這個目的。最理想的辦法就是來一場降雨,而且要在爆炸點上空、還要在爆炸前後到來,最好在爆炸前開始,在爆炸後持續幾個小時。按照計算機模擬分析的結果,只要降雨量足夠充沛,而且在爆炸後的持續時間在2個小時以上,就能使爆炸產生的放射性塵埃隨同雨水回到地面上,將放射汙染區域控制在最小的範圍之內。

問題是,俄羅斯當局在決定核武器庫的地點時,肯定會考慮天氣

從長期儲存出發,核武器庫所在地自然是降雨越少越好。實際情況也是如此,俄羅斯的幾座核武器庫與核原料庫都在西伯利亞與遠東的苔原上,年均降水量不到兇毫米。而且集中在短暫的春季與夏季,冬季幾乎沒有降雨,連降雪都不是很多。要想依靠自然降雨,就得等到夏季,而且得等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有可能遇到一場強度足夠讓塵埃落地的暴雨。毫無疑問,這是非常不現實的事情。

到此。肯定有人想到了“氣象武器”。

作為“超常規武器”早在刃世紀末。氣象武器就受到了重視。當然,在技術水平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對氣象武器的研究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首先得認清楚。氣象武器與“人工降雨”等干預自然現象、以達到某一目的人為手段並不完全一樣。比如人工降雨的主要目的不是造成破壞,而是減少破壞,氣象武器既然是武器,自然是以破壞、而不是以建設為目的。

從這個角度出發,要將氣象武器從理論變成現實,難度著實不

就拿降雨、準確的說是降水來說。眾所周知,降水是水的自然迴圈的一中方式,即液態的水在受熱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