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機修及耐火材料共六家。其餘都在濟南附近。今年將會將車輛製造廠遷至青州,目前已經開始基礎建設了。”
“唔,繼續吧。”儘管早有耳聞,但周學熙彙報的數字還是讓楊士驤感到驚心。
“以銀元計。拋去鑄幣局,去年華源實業總計銷售額為9400萬。實際上繳稅費為560萬元其中七成半銷售來自民用部,以地域計,約六成銷售往外省,其中江浙、直隸為華源最大的客戶”
楊士驤再次被數字所震驚,光是一個華源,銷售額竟然逼近了一億銀元!但為何只交了500多萬的稅?不等他開口。胡學政笑眯眯地問道,“周總裁,為何交稅如此的少呀?”
“是這樣的。對於華源的稅收,和周馥周大人有過幾輪的商談,最終商定按照定數納稅。由於電廠、鋼鐵廠及軍工部分處於虧損狀態,這部分實業實際是貼錢執行的。掙錢的都是民用廠,為了不殺雞取卵,於是確定了年交銀元500萬,去年實際繳納省裡560萬”
560萬銀元就是近400萬兩銀子!如果中興實業也是如此規模,那麼僅靠此兩大實業,省裡即可收取近千萬兩白銀!幾乎佔了全省的一半!難怪華源和中興在山東橫行無忌了。
“那麼今年預計如何呀?”楊士驤更為關心現在。
“今年的情況不如去年”
“那是為何?”
“大人,因為華源搬遷之故,很多廠子迄今尚未正式開工。預計銷售和盈利會下降三成左右”
這是預先捏好的口徑。但不是事實。搬遷確實影響了,但沒那樣大。老華源與機器局合併,縮減了工廠的數量,相關業務進一步合併,一些前途不大的廠子被賣掉了,比如蜂窩煤廠,鐵爐廠等。而盈利最大的製衣廠和中興的紡織廠合併,向國外訂購了更新的機器,新機器是直接運至濟南安裝的,濟南的廠子開工,沂州的廠子尚未最後關停。
“唔,軍用廠的炮彈、子彈都賣給了誰?”楊士驤將目光投向了龍謙。
“大人,軍用分部是華源和第五鎮共同管理的。這位宋處長晉國,是我第五鎮後勤處長,他便是第五鎮派往華源軍用分部的代表之一。之所以這樣做,是確保槍炮子彈不流入民間。新華源組建之前是不能生產槍炮子彈的,機器局可以產,但量很小。徐大人就在這裡,他可以證明。之前的機器局也造不了槍炮,只能做些簡單的修理。現在基本可以生產炮彈、子彈和步槍了。大炮方面,還只能生產結構簡單的炮擊炮和擲彈筒,山野炮我們還做不了。”龍謙端起杯子喝了幾口水,“第五鎮自組建以來,所有的軍械兵部不曾撥付一件,完全是自籌。主要購買了德國人的武器。這個,我有專折上奏,太后是允了的。機器局目前的武器彈藥,基本供應本鎮,少量提供巡防營。按照一般的計算,部隊進入戰時一日的消耗量為一個基數,目前第五鎮儲備的彈藥只有三個半基數,距離目標還很遠。所以,軍用分部尚無向外銷售軍品的能力。而且,下官以為,在戰爭危險來臨之前,軍用分部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武器,提升製造能力,不宜大規模生產武器彈藥。”
“徐大人是機器局元老,可有話說嗎?”楊士驤問坐在龍謙左手的徐建寅。
“如果沒有合併重組,機器局已是窮途末路。沒得辜負了丁大人的一片苦心。說實話,華源提出與機器局合併,下官是心存顧慮的。唯恐辜負了朝廷和山東地方,但現在下官的顧慮徹底打消了。經過合併,我山東軍械製造水平大為提高!下官簡直不敢相信,龍軍門竟能用一款新式機關槍換取德國人一條完整的炮彈生產線和一座修理廠!當前華源的軍工生產研究比起一年前強了數倍。假以時日,山東必為我大清之軍工重鎮無疑!”徐建寅慷慨激昂地講了一番。
楊士驤想聽的是華源所謂的軍工分部生產能力及產品去向,是否真如龍謙所說尚不足滿足第五鎮所需,可徐老頭卻大大誇讚了華源與機器局之合併,為龍謙唱了一曲讚歌。
楊士驤涵養是有的,“仲虎兄,你是咱大清屈指可數的軍工元老了,又留過洋,且對漢陽廠的情況也十分的瞭解,依你所見,華源實業在軍火製造上已經超越了張香帥嗎?”
“然!華源和中興已經形成了互補關係。特別是火**生產能力的提升,使得我山東已是國內最大的火**生產基地了。而且,沂州的鋼鐵已經建設了兩期,連軋鋼也要上馬了,都知道軍火主要是鋼鐵和火**,具備這兩大條件的其他地方真還沒有!何況自組建軍械研究所後,華源和中興的軍火製造將擺脫仿製的窠臼,老夫從年輕起便一直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