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興嗎?皇叔倒是好志氣。當年漢武帝興。獨尊儒術,廢除百家,神化王權,就算有盛世百年又如何,還不是一樣要奸權當道。百姓受苦嗎?”
劉備奇怪譙光怎麼把話題,扯到儒家上來了。不過。還是依照內心所想開口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央央華夏,億萬名,一家之治並不足安天下,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唯有盡其能,司其責,方能讓百姓多數安康。
若能使國家有法可依,又有策可立,奇術可輔,百花並茂,在有濟萬世之國策,則能避免戰亂之苦。就算有不平之處,亦能保證我華夏百姓,溫飽可濟。”劉備這話說完半天,並不見有人回應。
直到半響之後,譙光的聲音才又傳來道:“好,好一個‘一家之治並不足安天下’,好一個‘百花並茂’。敢問,劉皇叔,你與獨尊儒術有何見解?”
“好,我怎麼沒覺得好在哪裡?”孫尚香一愣。
劉備卻在奇怪,譙光話裡的意思,好像很不贊成獨尊儒術,難道他跟其它什麼法家、墨家有何關係?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於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漢武帝開始圖形。該思想,已非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摻雜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新思想。它維護了封建統治秩序,神化了**王權,因而受到國古代封建統治者推崇,成為兩千多年來國傳統化的正統和主流思想。
其實儒家言論,並不是誤國,雖然不能作為立國獨一思想,但卻是卻為人思想,引導人倫向善做出了卓越貢獻。儒家思想影響國幾千年,並不是一無可取。儒家的那些精華之處,也只是是毀於宋朝。
在三國時代,忠義暢行,人倫通達,這才是儒家最輝煌的時候。可以說,當時漢高祖劉邦,決定以儒立國,雖然不是理想之計,但限於當時的侷限性,無疑是正確的。根基崩壞,卻是在兩晉以後,晉朝世家做大,甚至成為國家主要主城部分,那時沒有法,世家便是法,一些儒家的東西,也被世家扭曲,成為他們的統治服務工具。
到了後來的五胡亂華,漢人與外族野蠻融合之時,儒家道義,更是被拋在一旁,唐朝雖然在此基礎上,正人倫定綱常,但是受到世家和異族影響,根本味道已經變了。就這還有人,無恥的把五胡時代,稱為名族大融合時代。
只有當政者,用武力為輔,儒家思想為利劍,在採取民政手段治理,才是名族正確融合的渠道。而不是,一場禍害名族甚深,讓世家做大,人吃人的戰爭,就能讓名族融合的。
試問,名族融合了嗎?恐怕也僅僅是針對當時一部分人。
後來遊獵名族,照樣燒殺搶掠,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融合。
沉思半天后,劉備謹慎的答道:“無獨有偶,天地自生,便分陰陽。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雙面性,若是獨尊一家,則未免有失偏頗。而不論儒家、道家,亦或是墨家、法家,都只是造福百姓的學說,而不應該成為治國、立國的根本。
應以國本、國策為主,而後而百家齊放,在國家引導下,各行其道,輔助國策。也可開放學說、言論,開啟民智,如此才是盛世之道,才能讓各家得到正確發展。”
“哈哈,好,好好。老夫空活半生,卻不得皇叔一語之道,如此老夫便放心了。造廉價紙、尊商人、開奇巧,皇叔果然是通明之人,當得譙光輔助。”
突然劉備見前,走出一年之人,身形清瘦,身穿麻布衣,雖然長相平凡,但卻又有一股大家風味。
“敢問先生與百家之哪家有關係?”劉備也不隱瞞,知道是譙光,當即問出了心底疑問。
譙光平凡的面孔上,展現出從容之笑道:“請皇叔贖罪,此時不到時機,光不好明言。譙光如今出山,只為助皇叔一臂之力,它日天下大定,還請皇叔記住之前之言即可。
現在光知,皇叔苦惱於造船技藝,光願請命為江夏船督造,若是皇叔信得過,光保證,造出的船絲毫不比江東差。只需三年,待培養出熟練工匠和精銳水兵,水師就不弱於任何諸侯之水軍。”
“先生大才,備自當從之。”
劉備聽後,先生一愣,然後便是狂喜,譙光如不是虛言,那麼困擾自己的水師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江東,不虛此行!
至於譙光的真實身份,劉備有一種感覺,或許他現在還不信任自己,真到有一天,能全心全意歸順自己,那麼對自己的幫助,將是天大的。
哼哼,既然已經投靠我了,還會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