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我家後院是唐朝 作者:想聊

營銷策略很成功,已經有不少酒樓慕名前來,洽談購買杏花酒的事情,而下面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夕陽西下,長安第一屆杏花杯酒詠詩大賽圓滿結束,蕭銳代表李愔上臺發言,並且向比賽的前三名發放了獎金,羨煞了現場觀眾,一些落選的文人更是發誓回家苦讀詩書,來日再戰。

一日的忙碌讓杏花酒的名聲傳遍了長安,前來購買杏花酒的商家絡繹不絕,目前,長安城中最好的酒可以賣到二百五十文錢一瓶,李愔掂量過了,那一瓶中頂多一斤酒,想了想,李愔把杏花酒的價格定在了五百文錢一斤,而一罈酒一百斤左右,也就是說一罈杏花酒可以賣到五十貫左右。

“大賺呀!”李愔計算了價格和產量以後感慨道,隨著王府下人操作的熟練,現在每日可生產三十壇白酒,那就是每天一千五百貫的收入,一個月就是四萬五千貫,再加上洗髮水的零售收入,現在梁王府一個月可以進項五萬貫錢,日子直奔小康。

價格訂製出來,剩下的事情,李愔全扔給了金大謙,並交代這兩天他閉門休客,誰都不見,也不要讓任何人打擾他。

這次大會讓李愔體會到唐朝時期資訊流通是多麼閉塞,僅能靠口口相傳這樣的方式來傳遞訊息,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中醞釀,他要辦唐朝第一份報紙,緊緊抓住唐朝的輿論。

辦報紙自然需要印刷機,唐朝落後的雕版印刷根本指望不上,還有一點就是紙張,現在稍微好一點的紙張價格都很昂貴,而李愔的報紙是面向大眾的,這顯然不太適合,只有生產出廉價的紙張才能把報業辦起來。

第十四章 買地建廠

趁著夜色,李愔透過古井回到了老宅,他閉門謝客兩日為的就是上網查閱一些資料,尋找決絕紙張和印刷的方法。

折騰了一晚上,李愔心裡有了計較,印刷裝置並不難解決,可以向廠家訂購一些手工鉛字印表機,關鍵的一點就是這個鉛字的內容要和唐朝的字型一樣,雖然這有些困難,但價格高一點,一些廠家還是願意做的,而造紙就難一點了,改善紙張的品質和種類他倒是可以輕易辦到,但大規模生產紙張還得需要大量的人力,這不能避免,他不得不考慮辦一個造紙廠了。

兩天的時間,李愔跑了一些廠家,成功訂製了一批裝置,李愔的要求很簡單,儘量讓裝置顯得落後,這倒是讓那些廠家一頭霧水,若不是李愔交了定金還真是把他當做神經病了。

回了王府中,李愔問了一下金大謙王府這兩天的情況,除了幾個狐朋狗友找他以外,也沒有什麼大事。

“金管家,我們王府有自己田產嗎?”以前的李愔從來不問這些事情,所以全然不知。

“啟稟王爺,我們在長安城外的蒼雲縣三千畝地一直荒著,您忘了嗎?”

“三千畝地!”李愔叫了一聲,原來自己還是個大地主,只是他的記憶里根本沒有,“為什麼荒著?”

金大謙冷汗流了下來,當時李愔喝的酩酊大醉,讓他對租憑自己土地的佃戶徵收重稅,那些農戶原本就只能維持溫飽,加了稅他們根本生活不了,紛紛逃走,結果三千畝地一直荒到現在,現在李愔又問起,他真怕李愔翻臉不認人。

金大謙把原因說給了李愔聽,李愔點了點頭,心想以前的李愔還真是個黃世仁。

“備上馬車,去看看我們的田產!”還有這麼一筆財富,讓李愔有些意外,本來他還打算購置土地建廠的,現在看來是沒有必要了。

李愔沒有責怪的意思,金大謙鬆了口氣,讓人備了馬車,和李愔一道向蒼雲縣去。

透過延興門出了長安,一條寬約五米的泥土路通向東方,路上往來馬車不斷,也有一些小商販挑著自己種出來的蔬菜去長安城中販賣,路的兩旁是原生態的叢林,裡面不時響起一些野雞的鳴聲。

蒼雲縣緊鄰長安,可以說出了門就是蒼雲縣,走了十來里路,又繞過一個小村子,金大謙讓馬車停了下來。

李愔下車,他面前是一片翠綠的草地,依稀可以看得見田壟,他四處看了一下,除了這塊土地,其他土地上都種著麥子,基本成熟可以收割了,不用問,他也明白這片綠草茵茵的土地就是自己的了。

一畝地大約666。6平方米,三千畝地大約等於兩百萬平方米,李愔走了幾十分鐘才把自己的土地轉了一遍。

“王爺,您是打算重新出租嗎,回去我讓人出告示!”金大謙見李愔皺眉深思,猜測道。

李愔搖了搖頭,這樣的土地建廠房太浪費了,而且也不夠隱蔽,他打消了在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