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凌大怒,自知計謀落空,陸繹已然破解,於是迅速轉變方案選擇遠端壓制,外加攻城略地直接選擇正面攻城。真正的‘肉’搏戰開始了。趙家軍步兵鋪天蓋地的朝著城牆湧動,護城河內本來被陸繹投擲了毒‘藥’,裡面都是翻滾的毒水,雖不至於致命,但是沾到面板上就能劇烈灼燒,令人痛不‘欲’生。
不過趙凌也不是吃素的,陸繹的計謀也落空了,趙凌早就想到護城河的危險。趙家軍前排盾兵之後皆是扛著大竹梯計程車兵。士兵把竹梯架在護城河上,層層架設簡直投鞭斷流,瞬間把護城河上架設起十餘道橋樑。
陸繹連忙指揮士兵用火炮朝著護城河上攻擊。若能擊中橋樑那便最好,若是不行也可濺起水‘花’濺到攻城士兵的身上達到殺傷效果。怎奈陸繹手下的炮手並沒有長時間的訓練準頭欠佳,另外這等武器靠的是拋物線運作,彈‘藥’也是填充式的,仰‘射’俯‘射’都不怎麼方便,故此並沒起到什麼效果。
趙家軍的橋越建越多。此時第一批士兵已經衝到了城牆下,各種登牆工具開始顯現。有從橋上走過的常規雲梯車。也有掩護雲梯車的箭塔車,看來趙家的確對古文化了解甚多。各種時代的先進攻城兵器利用的極好。
最為恐怖的是一些鉤子搶,宛如箭弩一般‘射’到城垛上,然後勾住磚瓦,下面人順著鉤子下方所帶的繩索往上爬。因為重力的關係,上面的人想要把鉤子掰下去都不那麼容易,至於割斷繩索更是妄想,繩子的前半截皆是鐵索,後面才是為了減輕重量而用的繩子。
於是各種趙家軍所專有的攻城兵器接連而上,陸家軍陸繹部看的是目瞪口呆,兩方你來我往,趙家軍往上爬陸家軍往下打。弓弩手不停的用弓箭‘射’殺著他們,弩車也透過瞄準‘射’穿了兩座梯子搭成的橋,瞬間過橋計程車兵落入水下。陸家軍用金汁檑木和巨石往下投擲,砸下爬城牆計程車兵,石頭南京城內自然不缺,前幾日趙家軍透過投石機扔進來這麼多,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檑木則就是那些有稜角的木頭,也沒什麼奇怪的。
而金汁就噁心了一些,乃是人的糞便熬製成的,陸繹還在裡面加了幾味‘藥’,讓其‘性’更毒。金汁放在鍋裡燒開後,比熱油還好用,只要從城上澆灌下去,沾到面板就得燙禿嚕皮,而且面板會因為感染而潰爛,在戰場上基本就是無‘藥’可醫,所以殺傷力極大。
兩方呼天喊地各有千秋,顯然趙家軍戰鬥經驗更加豐富一些,尤其是一些倭寇組成的軍隊十分兇悍,打起來仗簡直是不要命了。而陸家軍則略顯示弱,可藉助城防優勢,人數也不算少,所以守得倒也輕鬆。
慢慢的護城河就構成不了威脅,因為南京的護城河雖然寬,但是借住了周圍的水勢,與幾條河流湖泊相連,陸繹先前投擲的毒‘藥’在開戰後半天的時間內就漸漸減弱,一天過後徹底就沒了功效。於是乎,趙家的軍隊就進攻的更加順暢了,宛如行雲流水一般,還好人數上並不佔優,所以守城的陸家軍陸繹部並未出現過什麼重大危機。
第五十三章 戚景通辯計
兵法有云,攻城需對方三倍兵力,也就是說趙家軍和陸家軍陸繹部必須人數差異極大才能拿下,可現在則不然,兩方人數差的不多,陸繹以逸待勞有城防可依靠,而趙凌則差了許多,全靠自己士兵的素質彌補。
這單是一面城牆就打的如此辛苦,其他方面更是陷入膠著之中,雙方各自拿出家底兒,趙家近乎傾巢而出,而陸繹部也是如此,此一戰關乎著兩家生死存亡。南京城三面打的十分熱鬧,只有濱臨江河的一面靜悄悄的,在那裡陸繹建造了不少互成犄角的炮臺,可能炮臺在陸地上還能和趙家軍對轟一陣,可是面對水中的船隻,他們就是毀滅‘性’的殺手了。只要一發炮彈擊中,那就是船毀人亡,一船的人都得葬身於魚腹之中。守在那裡的將領最少,也最為輕鬆,這些天淮河上連片木頭片都沒見到,周圍的漁民也知道要打仗了,並不出來打漁,唯恐被當做敵軍或者細作,所以河上靜悄悄的,一個人都沒有。駐紮在那面城牆上計程車兵遙望其他三個方向,聽著炮火響聲和廝殺之聲,心中既癢癢的想要見識一下,還想去立個戰功什麼的,卻又同時為自己的幸運感到慶幸,起碼這裡很安全。這或許就是矛盾的人‘性’吧。
陸繹不怕所謂的車輪戰消耗戰,如今南京城內的儲備足足夠撐上三五年的,只怕撐不了兩個月趙家軍就得出現頹勢,而且兵馬糧草也供應不上了,兩個月都是多說了,到時候就是陸繹出擊的時候了。兵糧沒了軍心大‘亂’,不戰而屈人之兵。而且自己人數上並不劣於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