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片歡笑和熱鬧,短短一頓飯的功夫便決定了誰去誰留,可這樣的決定卻影響了一年後事情的發展。
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上有人了可惜不是你
商量定了跟陸炳進京的人選,以及這邊的安排後,陸炳倒也不急著上路奔赴京城。陸炳是按照進士出身走的,那麼就要等待殿試的結束,安排好這次科舉進士的就業問題之後,才會給陸炳安排職位。
關於新科進士的就業顯示出了成績好壞的巨大差別,當然成績不好的都逃不過的就是見習官員,也就是所謂的觀政期,稱為觀政進士,此時成績好的比如一甲進士和二甲中的精英如果幸運的話,就會被選為庶吉士,放入翰林院之中。觀政進士和庶吉士,一個名稱的差別,導致日後官職的雲泥之別。
按照排名分配日後工作的重要性會越來越明顯的顯現出來了,日後等候庶吉士的是六部的給事中,各寺寺卿,或者檢察院的重職。然後是多數會成為六部的侍郎,也就是這個部門的副手,就算再不會當官的也能留在翰林院之中,混個編修講經司禮擬詔等清淨卻地位崇高的官職。運氣好的,會做人的,到最後會成為一屆尚書。當然也有更加厲害的,那邊能成為大學士,入內閣參政了。入閣後的權力自然不用說,給皇帝駁回聖旨還算輕的,像是楊廷和,楊一清這樣的權臣重臣,都是內閣大學士,簡直可以形容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少數的考得不好的讀書人也不一定以後混的沒有出息,只不過相對來說機率則少了許多,這都是源於普通進士的基數較大。況且本來能夠成為庶吉士就是極其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