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升,兩位空軍新元帥隨後再次在軍事決策委員會的投票中獲得絕對支援,分別出任德國空軍總司令和副司令,年輕的空軍,年輕的國家,都從這裡翻開了嶄新的一頁。V 'yxg。cc'
第33章 狂潮來襲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蘇格蘭風笛悠揚的曲調總是伴隨著荒涼的山嶺、裸露的岩石和清冽的寒風出現,而這也正是蘇格蘭高地的典型景觀。這地勢起伏、崎嶇難行的高地看似荒涼,可它恰恰是最令現代化軍隊發憷的地形,機械化部隊施展不開,俯衝式轟炸威力大減,後勤補給困難重重,橫掃歐陸的閃擊戰在這裡完全發不上力! 特殊地形的獨特優勢,使蘇格蘭高地成為不列顛北部的天然壁壘和盎格魯…撒克遜人抵禦日耳曼人入侵的最後據點——德軍的持續轟炸和海上封鎖嚇跑了喬治六世和丘吉爾內閣,卻沒能摧垮英**民的抵抗決心。在1941年初期,缺乏兵員物資的抵抗政府軍連續打退了德軍所發起的兩次進攻。在缺乏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情況下作戰,這些勇士所付出的代價是可想而知的! 隨著蘇聯全面進攻的發起,德國人的精力被吸引到了東面,駐守不列顛的德軍部隊規模銳減,而溫莎公爵領導的救國政府雖然得到了相當一部分英國人的支援,他的救國政府軍卻極度缺乏戰鬥意志。在蘇格蘭北部,救國政府軍的巡邏部隊經常在人數不多的襲擊者面前放棄抵抗甚至就地倒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觀察,統領不列顛佔領軍的馮。倫德施泰特元帥確信這種局面短時間內難有改觀,遂重新將蘇格蘭北部的警戒巡邏重新交還給德軍部隊。此消彼長,一些地區由於德軍兵力的削弱而變成了“暴動區”,在英國流亡政府的號召與支援下,近5、6兩個月份,英倫三島就爆發了14次大小規模的起義,起義者不但擊殺了當地投靠救國政府的警察和官員,還與前來圍剿的軍隊展開戰鬥。只是由於缺乏外界的直接支援,這些起義無一例外地招致了失敗,一些幸運的起義者還能夠逃往蘇格蘭高地,大部分人則死在了德軍甚至是救國政府軍的槍口之下! 1941年7月22日,星期二。 凌晨4時的海岸線萬籟俱靜,唯有呼呼的海風不知疲倦地吹著。忽然間,一陣低沉的嗡鳴聲驚醒了值守的哨兵,他們驚恐地望著黑漆漆的夜空,可是這個時段既沒有月光也沒有星星,他們竭力睜大眼睛卻什麼也看不到——只一會兒功夫,從遠處傳來的嗡鳴聲就愈發清晰。有人拿起照明彈槍朝著海面射了一槍,波濤起伏的海平面上根本沒有迷途的機帆船,反倒是夜空中閃現出了一個個灰色的斑點! “空襲!” 穿著英國陸軍制服計程車兵忙不迭地搖動著手搖式防空警報器,低沉淒厲的警報聲旋即迴盪在馬裡灣空曠的海岸線上! 灰色的斑點以極快的速度移動著,不到十分鐘的功夫,最前面一批轟炸機就俯衝而下,它們從不足千米的空中投下了成串的炸彈,然而震耳欲聾的爆炸場面卻沒有出現。落地的炸彈無一例外地幻化成為巨大的火球,位於海岸線突出位置的洛西茅斯港被點燃了——在黎明的夜空中,它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航標燈! 從地圖上看,馬裡灣是位於蘇格蘭高地東北部的倒三角形海灣,它經喀裡多尼亞運河與西北部的洛恩灣相連。在19世紀初期,隨著運河的開通,這片水域對蘇格蘭北部的經濟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可隨著船舶技術的進步,遠洋船舶噸位的日漸增大,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造的萬噸貨輪一艘比一艘龐大,不論是馬裡灣和洛恩灣沿岸諸港口還是喀裡多尼亞運河本身都不足以滿足現代化航運的需求,經濟意義和地位自是大不如前,分佈在這些區域的港口也愈漸清冷。特別是遠離主要航線的馬裡灣,昔日的商戶與裝卸工人不見了蹤影,漁民迴歸正道,豐衣足食的觀光者成了地方經濟的主要來源。即便是在英**民退守蘇格蘭高地之後,由於德國海軍對蘇格蘭北部水域的嚴密封鎖,冒險駛往蘇格蘭北部的英國船隻也只會選擇近大西洋的洛恩灣停靠,僅有那些小型船隻才會在夜間將物資經喀裡多尼亞運河運往馬裡灣沿岸港口——可若是德軍執意攻下蘇格蘭高地,馬裡灣將成為理想的灘頭據點和補給中轉站! 沉悶的轟鳴聲中,從北海對岸飛來的德軍飛機就像是蝗蟲一般成群結隊地出現在英軍官兵眼前,它們輕而易舉地找到了洛西茅斯,呼嘯著從這座被點燃的港口上空掠過。接下來,英國人為他們眼前的場景震驚了:不計其數的白色傘花在夜空中絢麗地綻放,它們就像是聖誕節當空飄零的雪花,但它們帶來的卻絕非祝福 天,漸漸亮了。 英國陸軍少尉巴克。瓊斯低著頭、貓著腰,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