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3 / 4)

小說:黃沙百戰穿金甲 作者:套牢

錢中來。從這個角度來說,商人到這裡來實質上是來送錢給我們,我在鳳州提出要重商、愛商、親商、護商,這些商人也是充著我這八個字來的,是我們財神爺;其次,商人來了之後自然要僱人,老百姓做個小買賣也就容易些,空房子租出來價也高些。總而言之,商人多了,靈州城老百姓也就多了一條生計,有恆產才有恆心,老百姓安定,社會秩序自然就好了。”

封沙自幼讀的是聖賢書,從內心深處對商人很是瞧不上眼,可是節度使說的這些話句句都是事實,儘管他想了一些聖人的教導,卻連一條都反駁不了。封沙久在軍中。知道行軍打仗若按照聖賢書地教導去做定是不行的。但是現在看來,聖賢書對治理國家的看法有很多也有問題,他在心裡暗自嘀咕:為何大賢們說的總是和現實中的情況不一樣。哪道是我的修養真的還很差嗎,不過節度使看來沒有讀過幾本聖賢書,連《論語》也背不全,但是馬上馬下卻都是一把好手。

封沙心裡在嘀咕,嘴上卻答得很快:“剛才我聽兩人在談論鳳州,張會長說,自從節度使離開鳳州之後,鳳州的房價降得很歷害,比半年前至少降了一半。”

侯大勇也料到鳳州會出現這種情況,道:“人們買房子。一方面是為了居住,另一方面也是對未來的預期,西北各節度使調動之後,大家對未來的希望變了,所以房價肯定會有升有降。

西北節度使的大調整,對於西北官場來說是一個地震,對於靈州城內普通老百姓來說,只不過是城頭變換大王旗罷了,而對於見多識廣大的商人,卻有著更加實際的意義。

侯大勇到了靈州之後,鳳州城內的各地商會聞風而動,都派了代表到同心城和靈州城,考察兩地經商的環境。從顯德三年底到四年春,鳳州的大商家或明或暗,紛紛把主要財產轉移到靈州城和同心城,這個轉移財產的風潮持續不斷,到了顯德四年春季,商家仍然陸續在遷移,雖說搬家總會造成一些損失,可是跟隨著侯大勇節度使,這些商家才覺得心裡踏實。鳳州城內的房價,隨著商家地遷移而節節下滑,等到節度使馮繼業發現問題地嚴重性之後,鳳州城內的主要商家大多已順利地金蟬脫殼,大掌櫃和大部分資金都先後轉移到了靈州,僅僅把商行的架子留在鳳州城內。

靈州城內,很快就和鳳州城一樣,出現了大量平民服飾的富豪。

在大周朝,決定社會地位主要因素並不是財富,而是取決於貴賤,沒有地位錢再多也並不算世家大族,這一點從服飾也得到了相當鮮明的體現,比如有些顏色,如紫色、緋紫色等顏色只能是相應級別的官員才能穿,還有蟒龍、飛魚、鬥牛等圖案,也必須是官員才能用,漢朝規定的更嚴格,平民凡有一人經商者,其全家人均不得服用錦、繡、綺等等絲織品,也不得服用毛織品、細葛布和白細芒麻布。在大周朝,雖說絲綢品早已放開了,有錢都可以穿,但是,一定的顏色和圖案仍是富商所不能染指的。所以,大量商人移居靈州城後,靈州城內多許多渾身佩帶著金銀寶石、卻穿著豪華平民服飾的商人。

西蜀趙傑和粟特羅靈就是眾商人中的大佬,兩人是合作多年的老友,坐在議事房內,有一句無一句地閒聊著。

粟特商人羅靈高挑精瘦,眼睛深陷,中原話極為流利,他對趙傑道:“從商路來說,鳳州城的位置比不了靈州城,靈州城向來是西域和中原重要通道,鳳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個天然地軍事堡壘,不過道路並不好走,貨物從甘、沙到鳳州再到中原,要多花不少力錢。”

趙傑是本蜀商會的頭領,他深有意味地晃了晃腦袋,道:“俗語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做買賣的總要到安全又能賺錢的地方,侯節度使是少有的懂得買賣的大官,跟著他走沒有錯。”因為談論這個話題要涉及其他的節度使,趙傑不願意多說,笑道:“你這回做了一個蝕本買賣,聽說你那位彈胡西它爾的歌女,突然變成了公主,羅兄向來眼光如炬,這回可是走了眼。”

羅靈摸了摸尖尖的鼻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趙兄的訊息倒是靈通得很,骨力羅雁就是大名鼎鼎的奧古羅茲公主,我在西域行走了一輩子,也算是閱人無數,卻在公主這裡上了一個大當,我現在根本不敢回黑汗國,當初訓練她彈琴我很是用了些手段,誰知道公主會來會報復。”

正說著,侯大勇打著“哈哈”走了進來,“兩個大掌櫃別來無恙,我在靈州我盼了你們好久,怎麼今天才來,趙掌櫃,我在同心城給你留了些地盤,你的鐵匠輔、木工輔、織布房都可搬到哪裡去,同心城我有充足的石炭。”

羅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