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3 / 4)

小說:黃沙百戰穿金甲 作者:套牢

掉了眼淚水。

節度使和蜀商一起用餐的訊息傳回蜀地之後,不斷有蜀商來到了鳳州。

九月十七日,侯大勇召開了第一次高階軍事會議,坐鎮階州的石虎、成州的山宗元、黑雕軍都指揮使郭炯,步軍都指揮使王江、陳仁義,黑雕軍都指揮使胡立,伏虎軍都指揮使姜暉都,觀察判官錢向南等各軍主帥,齊聚鳳州。

侯大勇召開這一次會議,將對軍隊編制和基本戰術作重大的調整。

侯大勇初到古代之時,雖說他是一名職業軍人,可是對冷兵器作戰並沒有更多的心得,因此,在滄州建軍和在鄭州練兵之時,基本上沒有對軍隊的編制作任何調整,而完全依照五代軍隊常規編制來組建黑雕軍。

黑雕軍屢經大戰,越戰越強,威名揚於天下,但是每次大戰,黑雕軍傷亡仍然比較重,黑雕軍本錢小,每一名黑雕軍軍士的死亡,都讓侯大勇心痛不已。侯大勇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他已經意識到,黑雕軍以前各營都統一使用一種武器,如熊營就全部使用長槍,狼營全部使用長刀,這樣編制有其優越性,但是在兩軍近身格鬥之時,此種編制不利於軍士間的相互配合,一“火”十人小隊,極易在複雜的肉搏戰中變成各自為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侯大勇絞盡腦汁回想冷兵器時代古令中外的著名的軍隊,古羅馬軍團、蒙古騎兵、岳家軍和戚家軍等軍隊如電影一般在侯大勇腦海中過了一遍,反覆比較之後,侯大勇覺得戚家軍在編組、訓練和戰術等諸多方面最適合階州步軍的現狀。

戚繼光組織嚴密,軍隊以十二人為一隊,四隊為一哨,四哨為一官,四官為一總,節節相制,統一指揮。

侯大勇依據現代軍隊的編制方法,對戚家軍部隊編制略作修改,設想整個雄勝軍節度使所轄部隊,全部採取三三制:對以“火”基本單位,每火十二人,相當於後世的班級單位;三火為一隊,一隊三十六人,相當於後世的排級單位;三隊為一連,一百零八人,相當於後世的連級單位,三連為一營,三百二十四人,相當於後世的營級單位,三營為一團,九百七十二人,相當於後世的團級單位。第一個團級單位還應配置一個直屬隊,發揮類似獅營的職責。如黑雕軍按照此編制辦法,就應編為三個團和一個直屬隊,直屬隊由陳猛作校尉,全是武藝高強、箭法出眾的軍士,作為侯大勇的親兵兼戰場中的狙擊手。其餘諸軍皆按照如此編制。

為了作好應對回鶻騎兵和党項騎兵,侯大勇還準備吸收戚繼光“鴛鴦陣”的優點。三州各軍除了黑雕軍以外,均以步軍為主,侯大勇擬在各步軍中推行盜版於戚繼光的鴛鴦陣,只不過,侯大勇把“鴛鴦陣”改名為龍虎陣。

戚繼光建立“鴛鴦陣”,原本是為了能抗擊倭寇兇猛的軍刀戰法,鴛鴦陣每隊十二人分持不同的武器,戰鬥時,本隊兩名最強壯計程車兵揮舞著戚家軍特色兵器…狼筅(帶有鋒利尖刃的粗壯毛竹),遮蔽本隊攔截敵人的第一次衝擊,同時兩名藤牌手防禦敵人的遠端武器射擊,敵人與狼筅手糾纏時,兩名長槍手插上戳殺敵人,另外幾名軍士用腰刀隨之而上斬殺敵人。另外,“鴛鴦陣”中軍士還配有弩箭,作為遠端攻擊武器。

“鴛鴦陣”對中國軍史來說,據有跨時代的意義,侯大勇在軍事院校學習《古代軍史》之時,曾專章學過“鴛鴦陣”,所以侯大勇對“鴛鴦陣”印象較為深刻。按軍史的說法:“鴛鴦陣的出現,一改幾千年來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都是以一種武器為一支部隊或一個方陣編伍裝備的傳統,這樣這一隊十二人就形成了一個堅強的戰鬥集體。這一改進是劃時代的,今天軍隊的戰鬥班莫不如此。”

在軍事會議上,侯大勇提出了軍隊重新編組和在訓練中採用龍虎陣的設想之後,這個決定讓眾將均感意外,除了錢向南沉默不語之外,其餘眾將都提出了不同意見。

郭炯是黑雕軍都指揮使,從滄州起就跟隨侯大勇,他熟悉侯大勇的習慣,凡是做事之前的討論,儘管暢所欲言,侯大勇絕對不會責怪,因此,郭炯見眾人都沒有說話,於是首先發言道:“我覺得黑雕軍以前的編制很不錯了,虎、狼、熊、豹、獅,五營相互配合默契,兩年多來,黑雕軍戰功卓著,也說明黑雕軍的編制很好,而且軍士都適應了這種打法,若現在變陣,不知效果如何?”

郭炯講完,沒有人再發言,一時有些冷場。姜暉是蜀軍降將,底氣不足,摸不清侯大勇的性格脾氣,自是不會輕易開口。而胡立出自侍衛司禁軍,也不願在這種大問題上多說話。

除了侯大勇之外,這群將領之中,石虎地位最高、資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