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2 / 4)

小說:宋王 作者:雨霖鈴

?縣令老爺為什麼不為自己找擔保人呢?從富陽縣的親戚家得到訊息,那邊只要有人借青苗前錢,擔保的問題根本不用艹心,任何的手續都已經能夠辦妥,保準不會出問題。官府都已經給辦妥了,可是到了錢塘縣,這事怎麼變了呢?

為何遲遲不見動靜啊!陳三甚至想要去縣衙門口敲大鼓,親自進去問問縣令老爺。最終在家人的勸阻下,才放棄了這個想法。

可是總不能這樣一直等著吧?總該給個辦法才是!陳三真的有些著急了,想要儘快拿到青苗錢。至於如何還款,他似乎根本沒有想過,下意識地則想到還有擔保人就在此時,一行人進入他們所在的村莊。從服飾與隊伍規模大抵可以判斷,應該是官府中人沒錯。

陳三很是興奮,青苗錢要發了嗎?

可是事實讓他失望了,很快他們便發現,縣令老爺帶來的並非青苗錢,而是一種叫做上商鋪加農戶的模式

(未完待續)

第一八六章 棉田推廣

商鋪加農戶!

這便是林昭想到的辦法,借鑑於後世的公司加農戶模式!

看得出來,這些人大都出身貧寒,想必生活也很緊張,他們的還款能力也就不言而喻了。沒有擔保人的情況下,常平倉根本不敢借糧食給他們。

至於賑災救濟,數量已經很大,已經從朝廷規定的三個月延長到了五個月。這在大宋朝是絕無僅有的,此等救濟遲早還是會結束的,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必須要想到一個辦法,不僅能夠幫到他們,還能從中獲利,形成一個良姓發展迴圈。

思來想去,林昭想到了這個辦法!

今年他們打算大規模推廣棉花種植,可是購置的土地終究有限,根本種植不了多少。何況種植棉花需要有大量的人力,想要支撐著全力運作起來,難度不小,而且規模會受到限制。

能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矛盾呢?

恰好因為這個青苗錢擔保人的事情,兩個問題纏繞在一起,本來很讓人無奈,很煩惱。恰好有這麼一個契機,兩件事情結合在一起,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而且還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林昭想到,可以動員這些想要領取青苗錢艱難度曰的百姓來種植棉花!

沒錯,就是這樣!

然後等待秋曰採摘之後,再由孟氏商行統一收購,而錢塘縣衙則全程參與,居中主持調停。說白了,就是孟氏商行與老百姓商議,簽訂了一個協議一樣,一個負責種棉花,一個負責收棉花,屬於定向收購模式!

“棉花,這是什麼東西?”陳三與全村的老百姓完全是一樣的心態,很是好奇。看著林昭帶來的果實樣品,一個個瞪大了眼睛,好奇不已。

一團雪絨一樣的東西,又輕又軟,輕輕一口氣便能飛上天空。倒是那雪白的樣子,看起來感覺很是不錯。

“這個便是棉花?”陳三將信將疑地看著棉花樣本,問道:“這東西可以吃嗎”

“不能,這個並非食物,而是一種經濟作物啊,不”林昭解釋道:“此物類似於絲綿和麻,是可以用來做布料的”

“布料?”村民們更是好奇了,這麼柔軟的東西,輕飄飄的怎麼能用來做布料?做出的布料也會是這樣的,這個模樣,那能穿嗎?

很多人都將信將疑,對此充滿了疑慮,一時間似乎有些難以接受。對此林昭完全理解,畢竟是一種新的作物,老百姓們沒見過,有顧慮是很正常的事情。

尤其是對於古代的農民而言,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字——吃!所有一見面,首先有人就會問,這個東西能不能吃?對於他們而言,食物永遠是最關鍵的。

所以如果官府說讓他們種植稻子,他們二話不說,肯定會贊同的,可是棉花這玩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縣令大人,你讓我種植這個棉花?”陳三將信將疑。

林昭輕輕點頭:“沒錯,今年本官希望你們能種植棉花!”

“這玩意又不能當飯吃,還是”陳三話鋒一轉,問道:“縣令大人,為什麼我們的青苗錢不能發放呢?”

“因為缺少擔保人,所以常平倉不敢輕易放錢糧”林昭心裡也知道,這些人著實是著急。

“擔保人不缺啊,村東頭的王家就是上等戶,完全可以讓他給我們擔保啊!”林昭微微有些詫異,沒想到這喜人對青苗錢如此上心,竟然不願意聽自己多說,徑直問起此事。

林昭笑著問道:“那你問過王家沒有,他們家願意為你們擔保嗎?擔保之後,你們又能按照歸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