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2 / 4)

小說:宋王 作者:雨霖鈴

,在餘杭縣也很常見。

果然,蔡京的表情微微有些不自然了。餘杭縣的小吏們到底是怎麼做的,他不說知道的清清楚楚,但還是心裡有數的。可是又能怎麼樣呢?水至清則無魚,他要指望著這些人幫自己幹活,不讓他拿點好處似乎也不現實,蔡京對此也是相當的無奈。

更為重要的是,只有這樣,青苗法的推行才能不受影響,這一點是蔡京尤為看重的。所以他沒有林昭那個魄力,絕不強行攤派,他是做不到的!

“錢塘縣擔保人的狀況如何?”蔡京輕嘆一聲,這是另外一個難題。

蔡和道:“和我們一樣,沒有多少人願意出面做個擔保人,上等戶都是避之不及。這一點林昭同樣沒有強求,為了解決那少數借款人的需要,他讓孟家出現,搞出了這個棉花種植的舉動。”

他難道一點都不著急嗎?蔡京心中再次湧起這個強烈的好奇。關於上等戶擔保的事情,已經成為所有青苗法推行地區的一個焦點,很多官員都在為此煩惱。

有的州縣,官員們無可奈何,只得強行要求上等戶為他人作擔保。手段十分強硬,已經搞得怨聲載道,因此而發生的悲劇也不少,比如臨近的富陽縣就是如此。在這一點上,蔡京還算可以,並未做的很極端。

蔡京本人沒有直接參與,但是他手下的人會怎麼做呢?餘杭縣的小吏們為了出成績,做事時雖然不會那麼明顯直接的去強迫,但是明裡暗裡會透過各種手段去暗示。

普通百姓怎麼敢與官府做對,在官吏們的暗示與點撥之下,不得不屈服。其實上還是一種變形的威脅,只不過做的不是很明顯,終究還是五十步笑百步。

對此蔡京一直是睜隻眼閉隻眼,完全是一種默許甚至是縱容的態度。因為只有這樣,青苗法才能順利推行,這同樣是自己需要的政績。

現實就是這樣的無可奈何,自從成為新科狀元,成為官員之後,他才發現現實殘酷,與書中的仁善清明的朗朗乾坤完全不同。至於聖賢之書中教導的仁義禮智信,在現實中並非完全可行。

人要懂得變通,否則在這條路上,當真很難走下去,這是蔡京為官以來最大的體會。

可是他終於不能像林昭那樣灑脫,本以為可以從錢塘縣借鑑點辦法,可是現在看來,根本不行。他沒有孟家那樣的財力支撐,更沒有棉花這種神奇的東西,甚至連林昭最終的目的是做什麼,他都不清楚!

更為重要的是林昭的心態,這種辦法或許能夠解決眼前的狀況,可是青苗法的推行無疑是耽誤了。到時候該怎麼向官家和王相公交待呢?蔡京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很為難,可是人家林昭似乎完全不在乎似的。

這便是他與林昭之間的差別,也是不及林昭的原因所在蔡京不由長嘆一聲,這是到底該怎麼辦?同時他也對林昭分外佩服,隱約有種想要跟隨林昭多加學習的衝動。

(未完待續)

第一八八章 意外失望林縣令

在青苗推行的問題上,林昭很嚴厲,態度很堅決;蔡京很為難,睜隻眼閉隻眼,可是杭州其他的官員就另當別論了。

時間已經進入熙寧三年的四五月,天氣逐漸炎熱了,夏收已經開始進行。各地放出去了不少青苗錢,都眼巴巴地等待著夏收之後結賬!

在杭州,氣氛尤其的緊張。

因為去歲秋雨連綿,導致秋耕秋種都有所耽誤,播種情況可能不足正常的一般。所以今年杭州夏收的情況必然是可憐巴巴的,欠收是肯定的。

但是青苗錢的歸還確實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問題,尤其是青苗法推行的第一年,格外受到關注。何況這是一次收回本息,各層級的官吏對於獲利的情況都格外的關心,所以誰都不敢馬虎。

按理說兩成的利息看似很多,但相比於那些大地主情況還是要好一些,百姓是可以承擔的。青苗法政策本身還是很有優惠的,王安石對此充滿了期待,希望此舉不禁可以抑制土地兼併的問題,同時可以增加財政收入。

想的很好,執行起來就有難度了,尤其是在去歲遭遇過水災,糧食明顯欠收的杭州,這個問題就越發的尖銳了。

百姓們憑藉著州縣良機的賑災糧,以及青苗錢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候,可是實際上最艱苦的曰子還沒有到來。

因為眼看夏收到來,終於可以收穫為數不多的糧食了,可是尚未來得及喜悅,就該向朝廷歸還糧食了,而且是連本帶利的。

如果是豐收的年景,這不算什麼,但是現在一切就不一樣了!

對於相對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