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部分(3 / 4)

小說:宋王 作者:雨霖鈴

不順利,耶律撻不也這邊再有反覆,遼國也就完了。

蕭觀音心充滿掙扎,這樣的決定兒子能接受嗎?可是不這樣又該如何呢?尤其是遼東那邊傳來訊息,女真和高麗再次蠢蠢欲動,使得遼國的處境更加糟糕。

臣子們提出請求,應該及時將訊息送去幽州,請皇帝權衡。可是怎麼送信呢?使用禽鳥或許也可以,但有可能被宋朝截獲。再者,有些事情最好是當面稟告和勸說,要想辦法進入幽州,還要找個能勸服耶律浚的人,當真是很難!

思索再三後,蕭觀音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她決定親自走一遭幽州。

恩怨情仇,是時候做個了結了!

第七一九章 紅顏恩怨自此結

幽州城下的激戰還在繼續,上京內外的對峙也在繼續。

這個時候,遼國太后蕭觀音選擇了南下幽州,她要為兒子的命運和遼國國運而奔走。

想要做到這一點,她必須要去見兩個人,說服兩個人。

這個兩個人就是五之尊的遼主和宋帝,一個是她的兒子,一個勉強算是她的情/人。

趙昭全然沒想到,蕭觀音會來,而且指名要見他。說是要談判,至於談判的地點,則是在高粱河。

對於這樣的要求,宋朝的臣子們都略微有些愕然。大部分的臣子都不贊成官家前去,都堅持遼國皇帝是成年人,太后雖有影響,但並不掌握大權。再者,高粱河這個地方是在太敏感,讓人不得不心生提防。

百年前那一戰轉折點就發生在高粱河,太宗皇帝也是在那一戰受的傷,然後戰局變化,勝負改寫,大宋的歷史也改寫了。

燕雲百年殤,大宋為此付出的慘痛的代價,直到今曰才有機會一雪前恥。

而今戰局雖然對大宋有利,但大局還是維繫在官家一人身上,眼看著勝利在望,焉能讓官家輕易涉險?

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前功盡棄不說,大宋又不知道會遭遇怎樣可怕的境況。

大臣們都不同意,但是趙昭卻打算去走一遭。

人家遼國太后已經盛情邀請,要進行談判,輕易拒絕似乎也於理不合,顯得很不禮貌。既然大宋以禮儀之邦自詡,就要有個禮儀之邦的樣子。

再者,從國家利益的角度而言。戰爭並不一定是唯一的方式,只要能達到目的,手段並不重要。既然蕭太后要談判,那就且先討價還價一番再說。戰爭進行到這個地步,並不一定非要你死我活。魚死網破。同時,這也是一個契機,再見蕭觀音一面,徹底瞭解彼此間的恩怨情仇。

至於安全問題,宋遼帝后在高粱河邊談判,這是光明正大的行為。難道還怕遼軍偷襲嗎?只要帶上貼身侍衛,再調動一支騎兵隨時策應,安全並無問題。現在在騎兵野戰能力上,宋朝佔據了主動權。

至於近身安全,蕭觀音特別說明了是兩人單獨見面,以趙昭的武力值。難道怕蕭觀音一個弱女子嗎?

月初三,時間商定好了,趙錚在李承與狄詠的雙重保護下,趙錚騎著小白龍來到了高粱河邊。

一座涼亭已經搭好,契丹扈從全都在三百丈開外,涼亭一個雍容高貴的背影傲然讀力。還是當年那個優雅的背影,但是無形已經多了幾分落寞。孤單寂寞一個人。身邊甚至連個侍女都沒有。

如此也算是坦誠,可以讓彼此放心,兩國帝后商談的內容也無人可知,會絕對保密。

趙昭揮了揮手,也讓護衛留在相同的未知,然後朝著高粱河邊的亭子走了過去。

百丈十丈百步十步一步

越是靠近,趙昭的心情就會有小小的波動,繼而遊戲起伏。有些事情哪怕過去了很久,但終究是發生過,難以忘卻。今曰正好做個了斷。

終於,趙昭在離蕭觀音只有一步的地方停了下來。

沉默,涼亭之是短暫的沉默,蕭觀音和趙昭誰也沒有先開口,也許是不知道說什麼。也許是想要先聽對方說點什麼吧!

很安靜,秋風吹拂的聲音,高粱河涓涓細流的水聲,還有兩人有些粗重的呼吸聲。

許久,蕭觀音終於先轉過身來,還是那張美豔的容顏,還是那種風華絕代的感覺。只是她終究已經三十六歲了,已經是做祖母的人了,容顏已經開始衰老。眼角已經開始有皺紋,滿頭青絲甚至已經混雜了白髮。

風采依舊,高貴依舊,卻已不如當年那般風情萬種,楚楚動人,現在身上更多的則是尊貴和穩重,那應該是母儀天下的氣度吧!只是眼神也有些許的疲憊和擔憂,甚至還有些苦楚,最近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