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
難不成又要讓五千將士全部拼的一點不剩?大順城這是保不住的節奏嗎?景思立和林昭心裡都不由自主地有些擔憂。
林昭提刀又斬殺了一名西夏士兵,回頭看向東南的慶州方向。
已經十天了,狼煙已經放出去十天了,可是慶州那邊似乎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回應。至於那五千援軍,根本就是走個過場,形式主義,沒有絲毫的實際意義。何況如今也退回了荔原堡,自此之後一直龜縮不出。
王韶能沒有防備西夏伏兵?一點辦法都沒有?還是被嚇破了膽,不敢有什麼措施?沒有一點對策?
王韶怎會如此無能?
林昭絕不相信,王韶沒有絲毫辦法和對策,否則他能主持熙河之戰,並且名留青史?不管怎麼說都是進士出身的一代名將,資質和能力絕對不會這麼差!
那麼王韶為什麼這樣反應呢?他到底是根本不想營救自己?當真想要借刀殺人,陷害自己?可是這裡還有景思立和五千將士啊,難不成他也是和李復圭一樣,見死不救,蛇蠍心腸?說實話,林昭輕易是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
或許王韶是另有打算吧?可他究竟想要怎麼樣?有什麼事情事先溝通一下,彼此協調好不是更好嗎?至少讓人知道些許訊息,有個心理準備也在好處啊!一丁點的風聲都沒有,王韶你這是要鬧哪樣啊?
林昭完全是一頭霧水,大順城的形勢已經相當的緊迫。難不成每一次都要搞那等極為驚險的事情?非要等到最後轉頭才能有所轉機嗎?當然了,最擔心的是即便到了最後一刻,也沒有絲毫轉機!
王韶啊王韶,不管你想怎麼樣,都希望能快點,大順城的將士們等不起,千萬不要讓將士們的血白流!林昭看著慶州的方向,心中只有這麼一個期盼。
又一個西夏將士攀上城頭,林昭不敢耽誤,立即帶人殺了上去。
相隔數月,大順城守衛戰再次進入白熱化階段。
如此情況下,林昭當真有些擔心,如果依舊這樣按部就班,大順城遲早是要出問題的。看來是得想些辦法才是,在現有的條件下,儘可能地讓梁乙埋吃點虧才是!
想到這裡,趁著戰事的空隙,林昭便匆匆去找景思立商議,給急於立功的西夏勇士們準備一份禮物。
~~~~~~~~~~~~~~~~~~~
“梁國相,看得出來,大順城的防守能力已經越來越差了!”李復圭喜滋滋的,很是興奮。他是曾經的慶州知州,對慶州的防禦狀況十分了解。從大順城守軍的表現狀況來看,已經逐漸的有些疲軟,防守已經越來越弱。
尤其是前幾天給西夏士兵造成了巨大傷害的火油已經逐漸的少了,還有羽箭也明顯稀疏了不少,很顯然他們的武器儲備已經越來越少,快要不夠使用了。沒有了羽箭的壓制,火油的破壞,西夏大軍的攻城車和雲梯就可以直接考過去。
當居高臨下的守軍無法壓制仰攻的敵軍時,進攻就就會容易的多。只要登上了城頭,短兵相接,開啟一個缺口,城池可能就會因此告破。不管謀略如何,他們曾經都是一方將領,這些軍事常識都是有所瞭解的。
“確實如此!”聽到李復圭的解釋,梁乙埋十分高興,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結果。其實根本不需要其他的佐證,宋軍的防禦能力從戰事上一眼就能看出來。前幾曰西夏士兵奮勇攀登,也很難登上城頭。這幾曰已經能登上城頭短兵相接了,對他們進攻的一方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兆頭。按照目前的態勢繼續發展下去,再過不了幾曰,大順城就該支撐不住了。
“慶州那邊情況如何?”現在一個很關鍵的因素便是慶州是否有援軍到來,這是梁乙埋很關心的問題。他希望在攻陷大順城的時候,不受到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擾。只要一心一意,全力以赴,破城只是時間問題。
一名部將回答道:“國相放心,已經妥善解決了,慶州派出了一支援軍,結果遭到我軍伏擊,遭受重創。而今龜縮在荔原堡,根本不敢外出,想來是夏嚇破了膽。”
順風順水的戰局,以及眼下取得的勝利,已經開始讓他們有些許的得意忘形。很多時候妄自尊大,過於大意。
梁乙埋笑道:“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看來王韶小兒也不過如此,之前是我高看他了!”也許正如李復圭所說的那樣,王韶不過是個書生,是個繡花枕頭,終究是不堪一擊。至於陝西路宣撫使韓絳,到底人不在慶州,些許事情也是鞭長莫及。即便他來了又能如何?慶州目前的局勢,他還能力挽狂瀾不成?
梁乙埋而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