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1 / 4)

小說:宋王 作者:雨霖鈴

“什麼怎麼回事?很顯然是宋軍背信棄義啊!”作為和談最初的引導媒介,阿里骨心中也不是滋味。外面雖然已經火燒眉毛,但是有些責任還是必須要撇清的。

“蘇楠當崢不是鎮守龕谷嗎?怎麼會輕易讓宋軍突破防線,並且這一快出現在青唐城?你能給出個合理的解釋嗎?”藺逋比咄咄逼人,他心中卻是有懷疑阿里骨與宋人勾結的可能。當然了,更多的則是潑髒水。

青宜結鬼章輕輕搖頭,龕谷?宋軍能出現在這裡,代表龕谷早已經灰飛煙滅了。至於那一萬守軍,應該也永遠

“還有臉說?你可是宋軍打出的旗號是什麼?說我們吐蕃背信棄義啊?”阿里骨冷冷道:“宋軍有口實啊,你知道是什麼嗎?是因為桑吉次仁追殺宋軍,結果被人家發現,並且打的落花流水我弟弟是統帥不假,可簍子是誰捅出來的?可憐蘇楠當崢還年輕,到現在為止卻音訊全無,生死未卜,該怎麼說?到底是誰的不對?”

阿里骨一連串的反問,頓時嗆的藺逋比無話可說。事實似乎確實如此。事情遠比自己想想的要複雜,襲擊宋軍的那個決定著實是太草率了!藺逋比後悔不已,奈何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因為自己的任姓輕率的舉動,造成了這樣可怕的後果。

一時間,阿里骨似乎佔了上風,見藺逋比不言語,大有咄咄逼人的態勢。

董氈實在是看不下去了,誰的錯誤已經不重要了,宋軍已經兵臨城下,正是需要團結一心的時候,兄弟兩人還要你真我多,喋喋不休!

“夠了!”董氈一句話,立即鎮住了場面。他實在有些看不下去了,這個局面必須要管管了。

“藺逋比你自作主張讓桑吉次仁偷襲宋軍?你蠢不蠢啊?怎麼會上這樣的當呢?”董氈罵了兩句,片刻之後又道:“宋軍有心攻取河湟,根本就沒有打算與我們和談,之前的那些做法完全是為了矇蔽我們,現在他們原形畢露了。他們出兵需要的只是一個藉口,一個自欺欺人的藉口,就算桑吉次仁不去,他們也會炮製出來一個合適的藉口。”

所以事到如今,誰也不要責怪誰了。蘇楠當崢和桑吉次仁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晚些時候再調查吧!當務之急是整合兵力,好好抵禦宋軍的進攻。

“鬼章,怎麼樣?青唐城的防禦還算是”董氈覺得,現在最能倚靠的反而是一個外人

“宋軍前鋒已經在三十里之外了,很快就能到達青唐城。至於城防,目前確堅實。只是能夠是否能夠抵擋宋軍的進攻,能夠支撐多久,這一點沒有完全的把握!”

青宜結鬼章都說沒有把握,青唐城完全處在一種劇烈的恐懼中,整個青唐城可以說是岌岌可危。

至於應對之策,吐蕃臣子的反應五花八門。

其中有人見狀,急忙道:“贊普,若是實在受不住了,不若我們退守勵精城可否?”

”(未完待續。)

第五八四章 堅守青唐城

厲精城,又名臨谷城,河湟谷地的另外一座大城池,位於青唐城以西,距離青/海湖不遠。

當年角廝羅立足河湟之後,曾做了一件大事。他將青唐城、厲精城、青/海湖、高昌連為一線,開闢了一條道路。而青唐城經過河州,或者東北方向的蘭/州,與中原之地相聯絡,形成一條商路。

從而使得,中原和西域之間再次有了聯絡,因為戰亂而中斷的絲綢之路重新暢通。

也正是因此,河湟吐蕃得東西交流之便,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座中轉站,從而興旺繁華。當然了,也正是因此,動搖了西夏在絲綢之路貿易中的地位,使得兩國多有徵戰。

厲精城的地位也越發的重要,除了向西北,前往高昌的絲綢之路。往南,則是震懾和控制了許多吐蕃部族。成為青唐城之外,一座舉足輕重的城池。

早年間,角廝羅與李立遵之間矛盾重重,備受寵愛的喬夫人和幼子董氈就居住在厲精城。城中軍民有六七萬人,繁榮強大,無人敢侵犯。從而對河湟西部的吐蕃部族,以及絲綢之路牢牢控制。

角廝羅之所以能夠戰勝李立遵,與此也是有關聯的。從地位、重要姓,以及與董氈的關係而言,厲精城在吐蕃有些陪都的意味,在青唐城遭遇危險的時候,贊普往往移步駐蹕厲精城,統領全域性,似乎也順理成章。

吐蕃大臣提議轉移到厲精城也是有道理的,畢竟宋軍的兵鋒已經到達青唐城附近,十分危險。

相對來說,往西的厲精城更安全一些。贊普和王子身份尊貴,豈可輕易身處險地?

這種狀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