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妾,已經指定是我們這一曲奴隸了。反正是一死,不如拼一拼。於是我就和四個奴隸結伴逃出仇池。我們沒有走東邊部眾聚多的西漢水,而是往西從宕昌羌部眾的東邊走到了孔函谷,然後從那裡沿著白水江(今白龍江),小心避開白水羌,翻摩天嶺來到晉壽。一路倉惶不安,缺食少穿,最後五人只剩下我一人到了晉壽,被捕為官奴,一待就是兩年。”
曾華聽完不由點點頭,看來比我南逃時還不堪,好歹我那時還有甘、張兩位兄弟和數百人。看看這位姜楠,就知道老天爺對我還不薄。
“那你還記得那些路嗎?”曾華最關心的是這個。
姜楠想了一下,肯定地點點頭答道:“回大人,小的不會忘記那段路的。”
曾華放心了,他問過好幾個人,都沒有人能如此繞來繞去,大多都是或直接沿西漢水直下晉壽郡,或從陰平郡直下晉壽郡。看來這次張壽找對人了。
“那就好,你想想,我要是帶兩千五百人沿著你走的那條路,多久能到武都(今甘肅西和縣南,仇池山下)城下?會不會被別人發現。”
“回大人。從晉壽過摩天嶺一段路人煙罕見,應該不怕被人發現。關鍵是過白水的時候。那裡有數萬白水羌牧居,需要小心避開他們。不過那裡崇山峻嶺、連綿不絕,而白水羌主要聚集在白水河谷周圍,我們遠遠地繞過去就可以了。”姜楠一邊盤算著,一邊答道。“到了孔函谷,那裡是宕昌羌部眾的地盤,我們從他們的東邊掠過,就可以直接到武都城下了。如果順利的話,只需十日就可。”
說完,姜楠又補充道:“現在是隆冬已過,早春正寒的時候,山上的雪還沒有開始化,而且還有可能有雪天。這個時候的各羌人部眾是不會輕易出營地的。”
曾華聽完之後,默然不語地看著姜楠,看得姜楠心裡直發毛,跪坐在那裡有些不安。此子不是一般人,普通人逃命就逃命了,而他不但逃得命來,連路上的情景也摸得一清二楚,此等心計見識,“有心人”這個稱呼就太小瞧他了。如此堅韌有識之人,曾華覺得自己還是第一次碰到。一定要把他的底細問出來,然後收服他!
過了好一會,曾華才悠悠地說道:“姜楠,我連奔襲武都這等機密大事都與你相商了。你能不能把你的老底跟我說一說?也好讓我安心!”
姜楠一聽,馬上俯首磕頭道:“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小的只是順著大人的意思往下說。”
姜楠的確感到有點委屈,自己被你誘導著說那些話的,現在變成了我知道“重大軍事機密”了,要我交老底,你這不是誆我嗎!
曾華不做聲,只是跪坐在那裡,右手按在茶几上,食指有節奏地敲著桌面,聲音震得姜楠的心一顫一顫的,最後實在忍不住了,俯首磕頭道:“小的是昂城(今阿壩)羌酋姜聰的兒子。”
正文 第三十一章 仇池 3
更新時間:2009…1…7 0:14:37 本章字數:5155
永和三年十二月,振威護軍蕭敬文殺徵虜將軍楊謙,攻涪城,陷之,自稱益州牧,遂欲取巴西,求通於漢中。上將軍張渠先取梓潼,迫蕭逆退守涪城。明王領親軍南下,成都、涪城震驚,無不惶恐。
引言摘述
這話要從吐谷渾第二代可汗吐延說起。在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吐谷渾的第二任可汗吐延繼承了“老幫主”,也就是他爸爸的位子之後,發憤圖強,四處吞併羌氐部眾。後來一直打到白馬羌的地盤來了。白馬羌的老大,昂城(今阿壩)羌酋姜聰不堪其擾,假裝降服,在宴會上設下伏兵,一刀刺傷了吐延。吐延在護衛的保護下逃回了駐地,剛囑咐兒子葉延要速回白蘭地區(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蘭山一帶),收攏部眾,以免被眾羌人群起攻之。交待完遺言沒多久就是死翹翹了。
吐谷渾可汗葉延速回白蘭,先向各羌部賠罪送禮裝孫子,得到了“大家的原諒”。在默默地蓄積幾年力量後,葉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貴南縣穆克灘一帶)建立慕克川(總部),然後突然出兵攻破昂城,殺了姜聰,將其家人變成了奴隸,頓時震住了四處羌人。接下來葉延南征北討,又降服羌人部眾二十餘萬,比父親建立的地盤和勢力還要大了。
而當時的姜楠已經有十幾歲了,在突遇族滅家破的厄運之後,一直暗忍下來,發誓要為家人報仇。
後來吐谷渾跟仇池結盟,兩家的關係還不錯。姜楠被“交流”到了仇池,成了楊岸的奴隸。最後就是靠著為族人親友報仇的意志支撐著逃到了晉壽。這次稀裡糊塗被晉壽太守送到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