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了一口氣道。
五天後,菲列迪根和薩伏拉克斯藉口北上抗擊華夏騎兵,率領從哥特人、斯拉夫人和阿蘭人中選出來的三萬精銳騎兵,離開色雷斯的駐地,向多瑙河進發。
看著周圍地數萬送別的哥特百姓,這些不明真相的百姓還以為自己的勇士們將為了保衛親人而去與兇殘的華夏人作戰,儘管他們心裡痛楚無比,但是卻只是悽然地站立在那裡,在沉默中無聲無語,生怕讓即將踏上不歸之路地勇士們過於傷心。
而同樣不明真相的哥特戰士們心裡同樣沉重,但是他們依然高昂著頭,甚至還有人高唱著哥特人的民歌。他們知道也許自己再也回不到親人們的身邊,但是他們依然意氣奮發地走向北方,走向未知的戰場,那裡有他們最兇狠地敵人。
菲列迪根看著身邊地戰士,一直沒有說話,他的臉上沒有一點表情。徐徐走出營地,非列迪根忍不住回過頭來,看了看被他拋棄地哥特人,他們還站立在寒風中,目送著自己的勇士,並在默然中為他們祈禱,希望他們大部分人都能平安地回來。
菲列迪根覺得自己的眼睛忍不住要流出眼淚了,連忙深吸了一口氣,把視線轉移到人群旁邊的一棵樹,那是一棵在如刀寒風中孤獨擺動的樹,光禿禿樹枝上只剩下一片枯葉。當菲列迪根的目光轉移到樹上時,這片枯葉在北風的肆虐中終於無力地飄下,向灰黑色的土地上飄去。
“我們還能回來嗎?”菲列迪根嘆息了一聲,策動坐騎向前奔去。
正文 第二百五十九章 哥特人(四)
更新時間:2009…1…7 0:15:07 本章字數:5370
三萬哥特騎兵離開了色雷斯大營,整軍向北而去,菲列迪根告訴他們目標是下默西亞,靠近多瑙河的馬西亞那堡。大家都知道,那是羅馬人花了上百年時間修建的要塞城堡,不但是下默西亞地區的重要城鎮,也是羅馬帝國依靠多瑙河設定的北方防線的重要支撐點。不過現在它已經落入了哥特人的手,於是便理所當然地成為哥特人防禦華夏人的要塞了。
已經要入冬了,從北邊吹來的寒風一天冷過一天,雖然冷酷的天氣並沒有給在這種天氣中長大的哥特人帶來什麼麻煩,但是騎著戰馬上,裹著“羊皮大衣”的哥特人卻感覺今年是最冷的一個冬天,寒冷的風不但像刀子一樣割著哥特人的臉,也像冰錐一樣刺著哥特人的心。
第聶伯河擋不住華夏人的腳步,德涅斯特河擋不住華夏人的腳步,多瑙河能擋住華夏人的腳步嗎?數萬裡的遙遠路途擋不住華夏人西征的決心,小小的馬西亞那堡能擋住華夏人的繼續前進的決心嗎?
所有的哥特人都沒有信心,他們更多的是沉默或者是無語的祈禱。這幾年來,從東方呼嘯而來的“黃種人”用一種前所未聞的攻勢席捲著整個黑海草原。也許哥特人、斯拉夫人比這些黃種人高大的多,但是隻要這些“黃種人”騎在馬上,他們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高大。
透過了三天的行軍,菲列迪根突然傳下命令,整個隊伍調頭向前,因為狡猾的華夏人看到哥特人在多瑙河下游的下默西亞嚴陣以待,於是便虛晃一槍,轉向去了上達西亞,準備在那裡渡過天險多瑙河。
菲列迪根在命令中很沉重地告訴自己的屬下,根據最新的情報。德涅斯特河以南地區繼第聶伯河以南地區之後也落入華夏人的手裡。華夏騎兵殘酷的“屠殺”使得留在那裡地所有人都拋棄了最後一點抵抗之心,他們放下武器,跪倒在這些神秘的東方人坐騎前,乞求憐憫和饒恕。現在行軍速度極快的華夏騎兵已經靠近多瑙河了,隨時都有可能在上達西亞渡河南下。
菲列迪根的訊息有真有假,德涅斯特河以南的達西亞地區大部分落入華夏人之手是真的,但是華夏騎兵去了上達西亞卻是假了,因為送給菲列迪根最新的情報是兩支華夏騎兵現在有合二為一的趨勢,華夏人似乎要合兵一處在下達西亞渡過多瑙河,沿著馬西亞那堡直接殺向色雷斯。所以菲列迪根才慌忙編造了一套謊言。以便實施他籌謀許久的撤退方案,華夏人的動作太快,才一個多月地時間,就已經從德涅斯特河打到多瑙河了。
三萬哥特騎兵調頭向西,一路狂奔,生怕慢一點就讓華夏人渡過了多瑙河。所有的人都知道,多瑙河是哥特人最後一道屏障,現在它對哥特人的重要性就如同以前對羅馬人的重要性一樣。
當三萬哥特人狂奔了四天之後,依然沒有看到華夏人蹤跡,反倒是這裡的羅馬軍隊的散兵遊勇和羅馬居民給哥特人帶來了一些麻煩。哥特人雖然在亞德里亞堡大敗羅馬軍隊。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