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只好承認王廷湊為成德節度使,從此,回鶻王氏開始割據成德鎮。
835年,王庭湊去世,其子王元逵繼位為成德節度使。855年,王元逵去世,其子王紹鼎繼位為成德節度使。王紹鼎在位兩年後去世,由於其子王景崇年幼,所以由其弟王紹懿繼位。866年,王紹懿去世,傳位給王紹鼎之子王景崇。王景崇之子就是王鎔,882年,王景崇去世,王鎔年僅10歲,繼位為成德節度使。
至於回鶻人卻繼承了漢姓,這個情況在唐朝十分普遍。其中很關鍵的兩點:第一個原因是唐朝皇帝喜歡給歸化胡人賜姓,由於皇帝賜姓是莫大…榮耀,所以這一類的胡人家族就都改從漢姓並傳之後人;第二個原因則是唐朝中後期的養子成風與朝廷對養子的法理認同。
養子,也叫乾兒、義兒、義男、養男、螟蛉等。收領養子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古今中外皆有,通常是為繼承家業,傳宗承嗣或者其他。但像唐末五代這樣出於政治、軍事目的而大批地收認,並在社會上層形成一種普遍的風氣,卻是極為罕見。這些養子也在當時動亂的社會和王朝迭興的歷史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歐陽修所作《新五代史》的時候,特為此專立一傳,名叫《義兒傳》,充分說明其普遍性和重要性。
這種風氣的形成,在隋末唐初之時,就已經開始顯現出來。據史料記載,當時都於河北漁陽的燕主高開道就有“親兵數百人,皆勇敢士也,號為‘義兒’,常在閣內。”逐鹿群雄之一的王世充也曾請為劉太后假子,認劉後為義母。太宗時,曾有大將張亮養假子五百人,因人告發,結果被太宗斬於市,籍沒全家。武后時的索元禮權傾朝野,收薛懷義為義子。
但是此時,養子現象其實還並不普遍。自節度使制度設定後,養子風氣才在河朔地區軍隊中大為流行,甚至成為一種制度。安史之亂後,李唐王朝在軍事上逐漸喪失了對藩鎮的控制能力,遂演成藩鎮割據的局面,養子制度也就隨之在各藩鎮軍隊中蔓延開來。譬如《舊唐書·安祿山傳》裡就說:安祿山,營州柳城雜種胡人也二十年,張守矽為幽州節度,拔為偏將,以驍勇聞,遂養為子。安祿山在義父的提攜下,迅速發跡,進入勳貴上層,他於范陽築雄城,外示禦寇,內貯兵器,養同羅及降奚、契丹曳落河八千餘人為假子。《舊唐書·李寶臣傳》裡說:李寶臣,范陽城旁奚族也,故范陽將張鎖高之假子,故姓張名忠志及祿山叛,忠志循歸范陽,祿山喜,錄為假子,姓安,常給事帳中。《太平廣記》記載:(田承嗣)募軍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號外宅男,而厚其恤養。《舊唐書·石演芬傳》:石演芬,本西域胡人也,以武勇為朔方頒寧節度兵馬使,兼御史大夫,李懷光養為子,累至右武峰都將。《舊唐書·王廷湊傳》:王廷奏,本回鶻阿布思之種族,世隸安東都護府,曾祖曰五哥之,事李寶臣父子,王武俊養為假子。
到了唐末,乃至其後的五代十國,假子制度更是蔚然成風,盛行於各軍閥勢力之間,當時的強藩悍將無不競養假子,沙陀貴族出身而後得封晉王的李克用假子甚多,《新五代史·義兒傳》序雲:唐自號沙陀,起代北,其所與俱皆一時雄傑勇武之士,往往養以為兒,號“義兒軍”,至其有天下,多用以成功業,及其亡也亦由焉,太祖養子多矣,其可紀者九人,其一是為明宗,其次曰嗣昭、嗣本、嗣思、存信、存孝、存進、存璋、存賢。
蜀主王建的假子亦多達百二十人,在文獻中有姓名可查者四十餘人。此外,歧王李茂貞、梁太祖朱溫、後唐明宗嗣源等,也都有不少假子,以致梁、唐、晉、漢、周共五代而實有八姓。其中三個皇帝出身養子,也就是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唐廢帝李從珂以及後周世宗柴榮。而十國中北漢王朝傳位四代,其中廢帝劉繼思、英武帝劉繼元均為睿宗劉承鈞的養子。此外再有其餘者,那簡直數不勝數了。
這看起來很是不可思議,但之所以說唐朝在法理上認同養子,是因為唐律規定:養子同樣擁有繼承權!所以即便在正統性上略遜於嫡子、親子,但一旦養子實力較為雄厚,取代嫡子、親子而整合“先父”基業,卻也並不會遭到天下唾罵。
所以說唐朝的姓氏乃至姓氏繼承,其實真有些混亂。也或許是因為李唐皇朝本身擁有一些胡人血脈,是以終唐一世,在中原漢人皇朝裡面,對於漢胡之分算是看得比較淡的。後世有一部分網友認為純漢族已經不存在,這個說法如果僅僅說血統,而不談民族文化的話,其實也不無道理。當然,民族之所以是民族,恐怕還是對本民族的認同感最為重要,而這卻是一個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