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傳來,正率軍匆匆趕回兗州的葛從周急得差點從馬上摔下來。他的老母親、妻子兒女都住在兗州城中,現在全成了青州人的俘虜。
朱溫聞訊,知道再也不能耽擱,準備立即起兵東返。但在返回之前,他還要完成幾件大事,為自己在長安佈下後手。
歷史上,他首先借皇帝之手下詔,任命自己的兒子朱友裕為鎮國軍節度使,駐守華州(今陝西華縣),這樣就看住了長安的西大門,扼住了關中咽喉。
接著,他又奏報皇帝,要求留下步騎一萬人,進駐原左右神策軍營房,拱衛皇宮,由自己侄兒朱友倫指揮。同時推薦自己的部將張廷範為宮苑使,管理御花園;王殷為皇城使,管理皇城;蔣玄暉為充街使,管理長安街道。這樣一來,皇宮內外,長安城中,各個要點,全都被朱溫的手下把持。
但眼下的情況與歷史上原有的情況,卻是大不相同!
第214章 秦王之尊(一)
甲午年新年好!
眼下的情況和歷史上原有的情況,的確是大不相同。
在原先的歷史上,長安被朱溫佔領,大唐天子李曄本人也因李茂貞無力抵抗而陷入朱溫之手。那時的李曄明明知道朱溫的用意,但自己已經是人家手中的傀儡,再怎麼洞悉朱溫的伎倆也是白搭。因此李曄只能裝傻,笑呵呵地將朱溫的一切要求一一應允。不僅如此,李曄還在迎喜樓大擺筵席,為朱溫餞行。
而把留在長安的棋子都布好之後,朱溫終於氣定神閒地起兵東返。他很有自信,將用汴軍這隻鐵拳把那個膽大包天的王師範砸個稀巴爛。
那個時空中,此時的朱溫應該率軍走在返回汴州的官道上。單調密集的馬蹄聲讓人昏昏欲睡,他卻一直沉浸在難以抑制的興奮中。
臨行時的那一幕不停地浮現在眼前。皇帝先在壽春殿為他設下盛大的酒宴餞行,臨走時,又在迎喜樓再次設宴相送。當他登馬率軍而出之時,皇帝登上高臺,揮淚送別,文武百官在京城東郊的長樂驛列隊恭送,全城百姓擁擠在街道兩側,用崇拜的目光注視這位傳奇人物緩緩出城。這一切,都讓他無比陶醉。
自從救出皇帝,成功接管長安之後,他的威望和名聲已經達到了一個他從未奢望過的高峰。不管是曾經的死對頭李克用,還是讓他吃過大虧的楊行密,都遠遠無法與他相比。
蕩平諸藩,解救皇帝,殺盡宦官,重組朝堂,縱觀唐王朝建立三百年來,朝中諸臣,無一人有他今日成就。
他洋洋自得地抬起頭,深深呼吸了一口長安郊外的空氣。春意瀰漫的氣息中有一絲甜甜的味道。他當然很清楚,那些隆重的儀式,淚水與恭敬,都是半真半假的遊戲。在那片融洽平和中其實暗潮湧動,殺機四伏。不過那不要緊,總有一天,所有的都會得到清算。那時候,天下將徹底臣服在我朱溫膝下。
他這樣想著,那雙冰冷的眼裡殺意正濃。
而在這個時空,此時的朱溫雖然同樣在眼中集聚了無窮殺意,但這殺意卻有十之七八是對背後函谷關方向而生。
他恨的是函谷關方向的那個人,那個年僅二十多歲便已經得封郡王,更全面掌握朝政的右相李存曜!這個被當今士林譽為“一代儒宗”,卻又被天下諸侯、名將畏如蛇蠍的“國朝軍神”,已經取代其假父李克用,成了自己的頭號勁敵!
在悄然領兵星夜撤離函谷關下之後,朱溫仰望星空,慨然長嘆:“唐祚將盡,為何卻生此子續之?”
他自然不知,在那個時空裡,沒有李曜存在,唐祚的確將盡,而此時此刻,卻還難說!
李振遠遠看見朱溫勒馬獨立道旁,狀似仰天一嘆的模樣,也輕嘆一聲,輕勒馬腹,上前勸道:“大王,數年前李鴉兒橫掃天下,也未能將大王您如何,如今您已雄霸中原,還怕不能擊敗李存曜小兒嗎?天子雖好,卻是燙手山芋,一個不好,就引天下敵意,若無定鼎天下之力,豈能輕取?如今李存曜與李克用之間已有子強父弱之相,只須稍事策略,便可能使其兵戎相對,屆時大王再取長安,奉天子以令諸侯,豈非更顯天命所歸?如今還是先安內、再攘外,方為上策,請大王三思。”
朱溫就是朱溫,當斷則斷,聽得李振一席話,眼中厲色一閃,猛然轉頭,再不看函谷關一眼,決然道:“興緒所言極是,孤王雄踞中原,根基深厚,豈是李存曜可比?至於李克用,已是蒼鷹斷翅,再難復起,孤王何懼之有!今日回師,戡亂青州,來日萬事俱備,再戰關中河東,又有何難!走,咱們這便去瞧瞧,王師範小兒是吃了什麼熊心豹子膽,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