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鍋一般。

在京城街頭搶劫殺人,有這樣的事,黃得功皺了一下眉,對著旁邊的親兵道:“怎麼回事?去看看。”

“是,侯爺。”一名得到命令的親兵擠開混亂的人群,快速向前,不一會兒,親兵就返回來報告:“侯爺,是高傑的親兵在大街上鬧事,幾名親兵強行在一家綢緞莊取了一匹絲綢不給錢,雙方打了起來,高傑的親兵動了兵器之後,綢緞莊服了軟,又賠出了幾匹綢緞,眼下已經沒事了。”

三鎮親兵在京城跋扈之事,黃得功亦有耳聞,若不是他軍紀嚴酷,早有人有樣學樣了,他向自己的親兵掃了一眼,有人厭惡,有人卻是露出嚮往之色,能開綢緞莊的人非富則貴,最終還是要在刀下低頭,黃得功不知是為自己慶幸還是該悲哀,慶幸的是他手下三萬人都是轉戰多年的精銳,戰力為四鎮之冠,悲哀的是朝庭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是不是還可以挽救。

“哼,這些垃圾,就會敗壞官軍的聲譽,侯爺,要不要教訓他們一頓?”一名親兵憤然的道。

“對,侯爺,教訓他們一頓。”不管是厭惡也好,嚮往也好,黃得功的親兵口氣出奇一致,他奶奶的,憑什麼他們就能在大街上公然搶劫,自己卻不可以。

黃得功與高傑駐地相近,高傑士兵經常撈過界,既使是原先沒有矛盾也會產生矛盾,何況黃得功與高傑兩人本來就不對頭,矛盾自然更是加深。

“別胡說了,此事自然有五城兵馬司處理。”黃得功制止了親兵的喧譁,若是兩鎮的親兵在南京城大打出手,傳出來的震動可想而知,到時無論是高傑還是他都沒有退路,黃得功暫時還不想將兩鎮的矛盾激化到如此地步。

一名小黃門突然從旁邊鑽了出來,正要靠近黃得功卻被黃得功的親兵攔住,那名小黃門急得大喊:“靖南侯,咱家總算找到你了,皇上召見,快隨咱家入宮吧。”

“皇上召見我?”黃得功揮了揮手,示意親兵讓這名小黃門靠近自己:“可知是什麼事?”

“這就不是咱家所知了,還請靖南侯快隨咱家入宮,別讓皇上久侯。”

“好吧,本侯馬上入宮。”

“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黃得功伏地低頭,心中詫異萬分,剛才入宮時,外面侍衛重重把守,而偌大的宮殿內卻只有皇帝和一名隨身太監,看情景,分明是有大事發生。

“愛卿平身,賜坐。”

“謝萬歲!”黃得功起身後,不等太監搬來椅子,就自己拉了一張坐下,屁股將整個椅子塞滿,與文官只坐一半全不相同,隨在皇帝身邊的李祺撇了撇嘴,嘴角露出一絲輕視的笑意。

“黃愛卿,這裡有幾分奏摺,愛卿可以先看看。”王福說完,將手上幾份奏摺遞給李祺,讓他交到黃得功手中。

黃得功接過奏摺,馬上翻看起來,他粗通文墨,很快將幾份奏摺看完,這並不是什麼朝中重臣的奏摺,一份是戶部給事中熊汝霖所寫,一份是兵部給事中陳子龍所寫,還有一份是吏科給事中章正宸所寫,三人來自三個部門,又剛好都是七品的給事中,他們所奏的內容也大同小異,與眼下朝中所議借虜平寇恰恰相反,他們主張眼下偏安之局並末穩,朝庭應當銳意進取,先恢復河南,山東兩省。

恢復河南,山東兩省,意味著就要與滿清正面對上,無疑是朝中文武不樂意見的,這些人彷彿不知道,河南,山東大明不佔,滿清就要佔,最終還是不免要與滿清碰上,那時清軍一旦突破淮南的防守,南京就要直面暴露在滿清的兵鋒下。

大明不是沒有人看到這一點,只是大多數人猶如鴕鳥一樣,自以為把腦袋縮起來就安全了,或者他們認為這只是皇帝之事,到時清軍一來,只要投降,他們照樣可以保榮華富貴,只有這些低階別的官員還有熱血,他們敢毫無顧忌的捅出來。

“皇上,臣看完了。”

“哦,看過這幾份奏摺,不知愛卿有什麼感想?”

今天第一更,求推薦票,強人真多啊,三江本來是要衝擊前十五的,沒想到現在還排在二十六名。

第一卷風雨江山 第三十三章殺(一)

“好。”黃得功脫口而出,心中馬上就後悔起來,這樣一來,自己豈不是在皇帝面前反對朝中百官所議的借虜平寇之策。

“朕果然沒有看錯人,愛卿不同於那些庸臣一般見識,流寇雖然一度攻破京城,逼得先皇死難,留在京城的官吏紛紛投靠,可是李逆不知安定人心,一味追贓助餉,已經失卻天下民心,一片石被吳三桂借清虜之手擊敗後,其精銳死傷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