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還是吳三桂對方獻廷不放心,只有他自己知曉。
方獻廷嘴角微。露出一絲笑意,不過很快斂去,明知必死還要留在後面,方獻廷沒有那麼高尚,剛才只不過以進為退而已:“王爺,既然如此,卑職以為夏總兵是合適人選。”
夏總兵是指夏國相,夏國相是吳三桂的女婿,去年才剛剛成婚,女婿半個兒,可以算自家人,可是畢竟不是真的兒子,死了不會太心疼,大不了讓女兒改嫁就是,吳三桂馬上就決定下來:“方先生所提,正合本王之意,來人,召聚眾將議事。”
“是。”
親兵下去半柱香左右的時間,十大總兵除了留在山西的胡守亮、衛樸、郭壯圖和已死的王屏藩四人外,吳三桂手下其餘六名總兵紛紛來到,分別為馬寶、夏國相、胡國柱、楊坤等人
“參見王爺。”六人一起向吳三桂抱拳行禮。
“各位將軍免禮。”
“謝王爺。”眾人站立兩旁後,馬寶連忙問道:“王爺,末將聽說王總兵中了明軍伏擊,已經傷重而亡,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吳三桂臉上一片沉重:“馬總兵的訊息不假,本王剛剛接到訊息,王總兵遭到明軍暗算,已經捐軀而亡。”
“怎麼會這樣?”
胡國柱、楊坤幾人臉上閃過一絲慌亂,明軍能暗算王屏藩,焉知不能暗算他們,一時間,幾人都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腦袋,感覺腦袋還在才放心下來。
“王爺,不知王總兵是如何身亡?”馬寶冷靜的問道。
“馬總兵,是這樣。”方獻廷將王屏藩被剌的經過說了一遍,同時安慰道:“大家放心,明軍並不是能飛天遁地,也不是有三頭六臂,只是仗著火槍的射程長一點而已,只要大家小心提防,明軍必不能再得手。”
儘管方獻廷說得輕鬆,大帳中還是有一股壓抑的氣氛,射程數百步的火槍,如果在城中當然好辦,只是行軍途中卻是防不勝防,只要一個剌客埋伏下來就可以輕易取人性命,大軍行軍時總不能將道路兩邊每一寸土地都搜一遍吧。
“諸位,先不談明軍暗殺之事,本王有一項重要事情宣佈。”吳三桂一開口,眾人連忙豎起了耳朵,只聽吳三桂繼續道:“鑑於明軍離太原越逼越近,而我軍受到明軍騷擾,行軍緩慢,為保太原安危,本王決定親率輕騎趕回太原,大軍隨後而行。”
聽到吳三桂的話,眾人心中都格噔一下,誰也不是傻子,留在後面的話,誰知道還能不能回去,一個個用眼睛巴巴的看著吳三桂。
“夏國相。”
“末將在。”
“本王將後路數萬大軍託付給你,這數萬大軍都是我關寧軍的精銳,尤其是火槍、火炮更是我關寧軍積攢多年的家當,本王希望你能將大軍完整帶回。”
“遵令。”夏國相臉上一片苦色,他雖然做夢也想著能擴大自己的權力,卻不是這個時候,望著吳三桂鼻子上的疤痕,夏國相惡毒的想:“你想你女兒做寡婦,老子卻不想,若是情況不妙,大不了嚮明軍投降,休想老子為吳家丟了性命,說不定有這數萬大軍在手,還可以換來一場富貴。”這麼一想,夏國相臉上的苦色才消除。
吳三桂也在暗暗觀察夏國相的表情,還以為夏國相果然對自己忠心,明知後方有危險也不推遲半分,他轉向另一人,叫道:“楊坤。”
“末將在。”
“夏總兵獨木難支,你也留下,作為夏總兵的副手。”
楊坤張大嘴,他剛才還以為只有夏國相留下就可以了,沒想到馬上輪到自己,想起留在太原的一家老小,楊坤不由茫然起來,自己若是死在後方,家小怎麼辦?
“怎麼,莫非楊總兵不願意?”
“末將遵令。”楊坤打了一個冷顫,他聽出吳三桂話語中的陰森之意,如何敢不答應,吳三桂可不是什麼大度之人,若是拂了他的意,吳三桂有的是陰恨手段對付自己。
吳三桂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其餘各將,明日點齊自己所部騎兵,跟隨本王出發。”
“遵令!”馬寶、胡國柱等人回的分外響亮。
第二天,吳三桂拋下大軍,只帶所部一萬三千餘騎兵向前急趕,一路快馬加鞭向太原方向前進,而大軍則在後面緩慢而行,失去騎兵的護衛,這支大軍的行軍越發艱難,明軍在旁邊毫無顧慮的遊弋,單是遊弋也就罷了,時不時有小隊的明軍衝過來對著吳軍放上幾槍就跑,由於吳軍騎兵太少,不敢離隊太遠追趕,只得看著對方揚長而去。
第一天大軍前進距離不過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