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蟮匠�⒌墓僦耙不崴�譴�摺�
“就這樣,各位下去吧。”高一功揮了揮手,滿臉疲憊的道。
“是,大帥。”
幾名將領轉身就要下去,然後劉希堯等人卻立著不動,高一功眉頭緊皺,問道:“怎麼,各位還有事?”
“大帥,既然大帥和我等意見一致,末將有一事請求,望大帥現在就在軍中和城中發放佈告,曉諭我等嚮明朝投誠之事。”劉希堯回道。
“好吧,本帥答應了。”高一功點了點頭,心中明白各個將領對自己還有疑慮,向廳中的幕僚吩咐了幾聲,一名幕僚連忙將佈告寫好,給高一功看過之後,得到高一功首肯,各個幕僚才募抄起來,很快就抄好了數十分佈告。
高一功一一蓋過大印,送了幾份給各個將領看過一遍才問道:“如何?”
劉希堯與幾名將領互望了一眼,都點了點頭,劉希堯才向高一功行了一禮:“大帥,此舉關係到我等身家性命,不得不謹慎從事,為防有人反悔,今晚我等只能暫住在大帥府中,明日一過,我等一起迎接明使入城,到時誰也不能反悔,不知大帥意下如何?”
“大膽,你這是以下犯”一名幕僚氣不過,向劉希堯指責起來,只是話還沒有說完,高一功已經擺手制止了幕僚的話:“劉將軍所慮確有道理,就如此罷。”
“謝大帥體諒。”劉希堯這才帶人出去,寫好的佈告也一併帶走,各將的親兵卻依然沒有撤走,分明是對高一功的監視。
“這個劉希堯,太不象話了,大帥豈會出爾反爾,他把大帥當成什麼人?”看到劉希堯走後,高一功的幕僚和親兵紛紛對劉希堯指責起來,只是神色間卻沒有多少憤怒之情,幾人臉上還隱隱露出幾分輕鬆的神色。
這些幕僚又何嘗不怕死,在明知必敗的結局面前,投降是最好的選擇。
“算了,反正到了明日與明軍交接後,我這個大帥也就名不副實了,劉希堯謹慎一點也是應該,你們這些年跟著本帥也受了不少苦,本帥無予回報,明天各到帳房領二百兩銀子,就此散去吧,沒有了大順朝,以後總算可以過一點太平日子,二百兩不算多,只是買上十餘畝地,一頭牛,若是你們以前還有一些積蓄,也可以安安穩穩的過個日子,再多本帥也沒有了。”
幕僚和親兵面面相覷,不知高一功是什麼意思,一人忍不住道:“大帥,我們就跟著你,哪裡也不去。”
“對,哪裡也不去。”其餘人也動容的道。
“跟著我幹嗎,我一個和尚還能養著你們不成?”
“大帥要出家?”幕僚和親兵聽得驚詫不已。
“不錯,我這十幾年也算殺人如麻,雙手沾滿了鮮血,這其中有官軍的,有富戶的,甚至有義軍自己人的,以前我總以為要死在戰場上,能得予善終實在是佛祖保佑,我這下半生青燈古佛,為自己贖罪。”高一功的語氣平淡,只是卻頗為堅決,幕僚萬沒有料到高一功有出家的念頭,嗑嗑吧吧的勸了幾句,最後只能無奈的搖頭。
“投降了,侯爺已經決定投降了。”佈告一貼出去,滿城的人都傳著這條訊息,許多人都忍不住喜形於色,彷彿不象是投降,倒象是打了大勝仗一樣。
“老大,侯爺投降了,哈哈,這下我們不用送死了。”平陽府東門,一名守城計程車卒高興的向城門官謝大寶大叫道。
“老天有眼,這下子平陽府太平了,再也不用擔心明軍摸過來。”
謝大寶喃喃自語:“打了十幾年,這天下確實該太平了。”
“老大,你說,不打仗了,我們還能守城門嗎?”一名城門卒有點忐忑不安的道。
“守,怎麼不守,不打仗難道就不要開關城門了嗎?”另一人回道。
“起碼不要那麼多人了。”
“唉,那我們怎麼辦?”
“拉倒吧,能撿回一條命就算不錯了,這幾年不象以前那麼幹旱,聽說皇上又減免了許多雜稅,新開的荒地五年不用交稅,老家有許多荒地,只要捨得力氣開墾,肯定餓不死。”說話計程車卒臉上一幅憧憬的神色。
“那敢情好,我老家也有許多荒地,說是荒地,哪在以前都是良田,真能減五年稅,我就甩開膀子幹,開他數十畝地出來,一輩子就吃喝不愁了。”
被這麼一說,剛才擔心丟了飯碗計程車卒重新打起了精神,大家都是來自山陝兩省之地,經過十幾年的反覆撕殺,又加上乾旱少雨,這兩省之地的人口已十不存一,許多地方甚至整村整村的人口消失,荒地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