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1 / 4)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四十八章攻心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四十八章攻心

多爾袞站在城牆上,默默的看著明軍軍營升起來的炊煙,他的臉色比起一個多月前來好了許多,雖然還很清瘦,只是臉上有紅潤之色,也不會動不動就咳嗽,走路呼呼生風,皇父攝政王恢復了健康,對於清軍的文臣武將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喜事,至於一般計程車兵,他們根本不知道大清的皇父攝政王生過重病。

城牆離明軍大營差不多有二十里了,從這裡當然聞不到明軍飯菜的香味,對於明軍的伙食,多爾袞初次聽到部下回報時還以為部下說謊,哪有可能普通士兵也能每天大魚大肉的道理,為止,他還數次到前線視察過,也聞到空氣中飄來的魚肉香時才相信了部下所言。

當時多爾袞大為震驚,他這才體會到南明的國力是何等強盛,內心甚至為之動搖,自己選擇在天津與明軍作戰是不是錯了,不過,多爾袞馬上從這種失敗中的負面情緒中擺脫出來,父汗起兵時,比起大明來說實力相差更是懸殊,父汗卻能屢次戰勝優勢的明軍,假如單憑國力強就能獲勝的話,就沒有現在的大清了。

比起父兄兩代來,自己現在無疑要強盛許多,明朝一向國強軍弱,他們的國力不能完全轉化成軍力,南明的國力越強,等到滿人佔領中原後,滿人的日子就過得越好,可是面對鐵桶一樣的明軍,要想擊敗卻不是一件簡單之事。

“希福,現在我軍的軍糧尚可以維持多久?”

“回皇父攝政王。 還可以維持半月左右。 ”希福回道。軍糧一直是軍隊最重要地物資,只是軍需官的地位卻不高,希福以內閣大學士的身份負參贊督運糧草,可見多爾袞對於糧草的重視。

“半個月。 ”多爾袞不由嘆了一聲,半個月的時間不可能就找到機會將明軍擊潰,必需抓緊時間將第二批糧草運過來,否則到時大軍就要不戰而潰。 想想明軍可以大魚大肉,自己卻只有半個月的軍糧。 這種實力的差距讓多爾袞感受更深:“馬上催促京城運輸軍糧過來。 ”

“遵令,皇父攝政王放心,第二批軍糧十天內就可以運到,至於第三批軍糧,等到收割夏糧後,到時朝廷每畝多收一斗,軍糧維持三個月沒有問題。 ”

多爾袞點了點頭。 他不去想朝廷若是多收一斗,有多少人因此會食不裹腹,“漢人用鐮刀收割莊稼,我們用刀劍收割莊稼。”這是父親從小灌輸給他地信念,可是單用刀劍收割莊稼也並非穩妥,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何況漢人並非沒有忠臣良將,縱觀歷史。 那些想用刀劍一直收割漢人莊稼的民族都已煙消雲散了,唯有漢人還留在這片土地上。

他是睿親王,大清獨一無二地睿親王,不會滿足於用刀劍來收割莊稼,而是要給滿人找到永遠的鐵桿莊稼,三個月。 有三個月的時間,自己一定可以將下面的偽明皇帝擊敗,多爾袞重新充滿了信心。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後面傳來,一名戈什哈手中捏著一封火漆封住的書信來到多爾袞身後,道:“報,皇父攝政王,京城發來緊急書信。 ”

聽到有緊急書信,隨著多爾袞身邊的舒克薩哈、希福、遏必隆等人都緊張起來,皇上雖然只有十二歲,可是已經數次流露出對多爾袞地不滿。 如今皇父攝政王領兵在外。 千萬不能亂。

多爾袞淡然的接過書信,他不相信京城會有什麼事對他有威脅。 福臨雖然幾次對他無禮,他只當成小孩子的叛逆而已,就算這個小孩子對自己當真不滿,以皇太后的智慧,哪怕他們沒有什麼關係在這個時候也斷然不會扯自己的後腿。

不過,將信看完,多爾袞的臉色還是變了數變,半響,臉色才恢復正常,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明軍攻佔山海關的事還是洩露了,洩露地原因很簡單,在殷洪盛和孫克鹹兩人佔領山海關十餘日後,真正的的範氏貨行的商隊來到了山海關,隨同範氏貨行同行的還有一隊押解犯人到滿州的旗兵,明軍將範代貨行地夥計,保鏢一網成擒後,卻逃到了同行的兩名旗兵,這兩名旗兵逃出來之後,以最快速度向上報告。

這封信正是皇太后大玉兒寫給多爾袞的密信,信中告訴多爾袞,她已經將兩名報信的旗兵控制,其餘得到訊息之人也下達了封口令,大清何去何從,需要他多爾袞拿主意。

山海關,山海關,多爾袞臉中飛快的轉著念頭,心中怒氣漸起,哼,這偽明皇帝佈置夠深遠,只是難道自己一定會敗麼,打敗了眼前的偽明皇帝,山海關的明軍又有何作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