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想獲得宮中的高位,讓這次選秀也變得越來越大起來。
就在全國都在為皇帝的這次選秀和即將到來的科考吸引時,南京碼頭,一支由四十艘戰艦,五千精銳水手組成的探險隊伍悄然出發,這次艦隊將穿過整個南洋,然後再前行超過上千裡的海路,到達皇帝所說的大陸。
雖然大明海軍在南洋已佔上風,只是遠離大陸行進萬里,又有數千裡不熟悉的路線,,一路上,他們不但可能可能和海盜,不有可能和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等西洋人相遇,為了安全,這四十艘戰艦無論是人員還是船隻,都是顧三麻子從南海艦隊精選而出, 艘隊的座艘是由一艘三層樓高,裝有七十二門大炮的戰艦組成,其餘戰艦,四十八大炮戰艦有十艘,三十六門大炮戰艦十艘,十八門大炮十九艘,這隻艦隊匯聚了整個南海艦隊的精華,若是出事,可以說整個南海艦隊將會一厥不振,幾乎要重組才可能恢復戰鬥力。
第四卷帝國東昇第十五夏家
第四卷帝國東昇第十五夏家
四十艘戰般,五千精銳士兵,加上船員和僕役,總共七千餘人,雖然與明初鄭和下西洋時二百四十多艘戰船,二萬七千餘人的龐大艦隊不能相比,可是若論戰力,則遠遠超過,整個艦隊大炮加起來一千二百多門,火槍一萬多支,即使是船上的廚子也能分配到一支火槍。
對於這次艦隊航行的目的,整個艦隊的成員除了顧三一人知曉外,其餘人其茫然無知,大多數人都以為是和二百多年前一樣,這次艦隊遠航是向大明南洋屬國和西洋各國宣揚國威。
“都督,這次我們出使南洋,宣揚大明國威,是否能象鄭和一樣留名青史?”一名親兵忍不住問道,臉上露出一絲憧憬之色。
“都督當然可以,至於你劉三兒,恐怕沒有人記得。”另一名親兵大笑道。
“誰說沒有人記得,老子回去後,把一段經歷讓人寫下去,傳給子孫不行嗎?”那名叫劉三的親兵咬牙切齒的道。
劉三的話讓其餘親兵聽得。砰然而動,對於這次這宣楊大明軍威的航行,許多人都倍感自豪,只是歷史總是記錄那些大人物,至於他們,若是能將自己的經歷記錄下來留給子孫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顧三聽得微微一笑,道:“大家放心,。若是這航行順利,我們不但會青史留名,而且遠勝於鄭和。”
雖然皇帝所說的大陸顧三從。沒有聽聞,可是他對皇帝的話卻是毫不懷疑,皇上若沒有把握,不會拿這個來開玩笑,鄭和七下西洋,雖然宣揚了國威,可是沒有為大明增加一寸土地,以至永樂皇帝之後,朝中官員認為此舉徒耗錢糧,於國事無益,為了防止後面帝王重複這一舉動,當時的兵部尚書將造船資料付之一炬,使大明造船技術一下子落後百年,大明艦隊也只能存在記憶之中。
南洋艦隊這次同樣的行動卻沒得到朝臣們多加。阻撓,一則是因為大臣們的精力放在即將到來的恩科和選秀上面,二則大明財力眼下極為充裕,加上這幾年海關越來越高的稅收,大明重臣不可能不看在眼裡,畢竟海關一年的稅收足可以支撐這樣的航行十幾次,艦隊航行宣揚國威時,也可以順便剿滅盤據在外海的海盜,增加商船安全。
南海艦隊的這個舉動在國內沒有引起什麼波瀾,。對於南洋各國卻帶來了極大的震動,尤其是呂宋的西班牙人更是如臨大敵,畢竟如果大明要攻打呂宋的話,這支艦隊綽綽有餘,而且西班牙人數次在呂宋對華人屠殺,自己做賊心虛,荷蘭人有被大明艦隊逐出臺灣的前車之鑑,更是大為慌張。
反倒是南洋的土著國家雖然震動,卻沒有多少。擔心,許多國家還留有二百多年前大明艦隊的來訪的記憶,這些國家紀念大明艦隊到來的碑文和建築猶存,相比於西人的貪得無厭,大明帶給他們的更多是友好,甚至不少南洋國家盼望著大明艦隊到來會將貪婪的西人趕走,當然,這是後話,眼下大明艦隊才剛從南京啟程。
松江府夏家,夏。完淳生母陸氏正向後院走去,還沒有接近花園,一陣金戈之聲傳來,陸氏忍不住搖了搖頭。
“夫人真有福氣,小姐的劍法可好了,比起少爺來還要好,現在少爺已是大將軍,堂堂正正的子爵爺,若是小姐不是女兒身,恐怕夏家已經有一個伯爵爺也不一定。”看到陸氏臉上的不豫之色,一名陸氏的貼身丫環忍不住道。
“劍法,劍法,她一個女孩家,學那麼好的劍法又什麼用,再說,我聽說現在朝廷作戰都是用火槍,無論多厲害的武藝,一旦被火槍打中不死也要成為廢人,唉,當初真不該聽老爺的話,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