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查這兩地多山,從西北方向過來的交通道理只有這麼幾條,地勢很險要,要容易防守得多,而維斯涅韋則地勢平坦,要佈防在難度上大一些。第二道防線就是第聶伯河以西的基輔城區以及城外,先在城外挖掘大量的塹壕,建成城外外圍防禦,如果外圍防禦頂不住,所有軍隊則退守城內,而如果連第聶伯河以西的城區都守不住了,那就退守第聶伯河以東的基輔城區,以這條第聶伯河就是最好的天然防線,按照這三道防線的重要性和防守難以程度,第一道防線投入十萬人。第二道防線和第三道防線分別為五萬人,另外十萬人作為預備隊。以應付突然狀況或及時增援,諸位。誰願意接手第一道防線?”
張孝準剛剛說完,王佔元就站起來道:“軍團長,讓我的三**團來吧,在這裡我年紀最大,諸位都不要跟我搶,讓著我老人家一下!”
徐樹錚不滿道:“王老將軍,你這就不對了,總是倚老賣老有意思麼?你什麼都要跟我們搶,我們讓你一次兩次。看你是長者的份上也就罷了,可你總是這樣,你自己也覺得好意思?我不管,這次我不讓你了,軍團長,這第一道防線交給我的朝鮮軍團吧,我的朝鮮軍團至少有四五萬人是經過日本人正規訓練的,王老將軍和陳將軍的兩個軍團的戰鬥力要強得多!”
這讓立即引起了王佔元和陳樹藩兩人的不滿,兩人紛紛反駁。這讓張孝準很頭疼。他立即阻止:“好了好了,仗有得打,到時候即便是你們不願意去,我這裡也會下達軍令。由不得不你們不願意,我看這樣吧,第一道防線還是交給王老將軍的三**團。讓尼泊爾軍和不丹軍分別駐防伊爾平和布查這兩處山區,他們人數較少。但是他們本身都出身與山區,對於山區作戰比較熟悉。讓日本降兵佈防維斯涅韋!朝鮮軍團駐防第聶伯河以西的基輔城區,越南軍團佈防第聶伯河以東的基輔城區”。
王佔元聞言大喜,而徐樹錚和陳樹藩兩人聞言也只能嘆了一口氣,默默接受了張孝準的安排。
張孝準問道:“王老將軍,你的三**團中,尼泊爾人一共有多少人?廓爾喀人有多少?”
“尼泊爾人一共一萬五千人,實在招不到了人,這已經是尼泊爾境內所有的兵力了!另外廓爾喀人有三千,以前都是給英國人當過僱傭兵的,英國人的勢力從東南亞地區撤走之後,按照我們之間的協議,這些廓爾喀兵也歸了我方”。
張孝準想了想說道:“這樣吧,王將軍,將這三千人的廓爾喀人單獨編成一個團,對外稱廓爾喀兵團,從前他們給英國人打仗是什麼待遇,我們給他們提高一半,這些尼泊爾人可不一般,他們是山地部隊最好的兵員,是僱傭兵最好的兵員!”
王佔元不明白張孝準為什麼要這麼做,但還是答應:“好的,軍團長!”
在另一個時空,廓爾喀傭兵團是最著名的世界三大傭兵團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西班牙外籍兵團和哥薩克僱傭軍。外國人要加入西班牙外籍兵團需要向向西班牙駐外使館申請。參軍後,申請者將接受非常嚴酷的訓練,甚至有報道稱,該軍團在訓練時使用真槍實彈,西班牙青年以加入軍團為榮。自蘇聯解體以來,生活在頓河、中亞和遠東的哥薩克人再度成為獨聯體乃至全世界炙手可熱的僱傭兵源,哥薩克人隨時願為僱主效勞,他們最突出的優點是對武器的熱愛及對使命的忠誠。曾經在車臣剿匪的90名哥薩克傘兵與2500名叛軍激戰三天。最後以僅6人生還的代價,殲敵400人。
廓爾喀傭兵完全不同,他們有著悠久的歷史。19世紀初,英國人入侵尼泊爾時發現廓爾喀人忠誠善戰,便招募這些山民成立一支殖民武裝。他們個子不高,但非常兇狠,據說其狗腿彎刀一旦出鞘必見血。他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職業傭兵,大部分人世代以當兵為職業,他們為了保住飯碗,一般逆來順受,盲目服從。據說沒有命令絕不行動,甚至一連幾天不吃飯。他們平時沉默寡言,但一旦發起脾氣,如同火山爆發,不顧死活地拼命。廓爾喀人是反應遲鈍、感情冷漠的民族,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使他們成為傑出計程車兵,他們在激烈的戰鬥中仍能泰然處之,極為冷靜,他們隨身佩戴的灣刀成為他們標誌性的裝備。
一連一個星期,華國遠征軍第二軍團在基輔和基輔以西佈置了三道方向,周圍的地形、城市的建築和河流、湖泊等都被張孝準等人利用上了。
王佔元指揮日本降兵七萬餘人在維斯涅韋挖掘了大量的塹壕,這些日本降兵為了在華國人面前表現自己,非常配合。王佔元按照張孝準的指示,每頓飯都讓他們吃飽喝足,並且將沙俄和英國人運來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