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發展起步,開戰前比英國都不如,想要安全奪取制空權基本上不可能。
“放心吧,德國人在沒有完全奪取制空權的情況下是不敢實施登陸英國本土作戰的!就算英國被打敗了,協約國投降了,德國人想要對付我們也沒那麼容易,畢竟德國與我國之前還隔著十萬八千里,有沙俄擋在中間,我們有足夠的戰略空間與德國人周旋,到最後,德國也打不動了,只能與我們握手言和”。
蕭震雷推斷很快英國方面就會派人過來向華國求助,或者說要求華國出兵歐洲對抗德國,畢竟現在英國承擔的壓力太大了,沙俄方面指望不上,現在沙俄只能被動防禦,想要讓沙俄主動出擊進攻德軍基本上不可能,協約國盟友當中也只有華國現在還留有餘力可以派兵到歐洲對德作戰。
對於這一點,蕭震雷很清楚,但是他卻不想這麼痛快的答應,他想以此為條件要求英法兩國的勢力從法屬印度支那、英屬緬甸、英屬孟加拉和英屬馬來西亞等地撤出,由華國接手這些地方的管理。
蕭震雷認為這個要求條件並不是過分,要知道現在英法等協約國承擔的壓力非常大,德國都可以對英國本土進行轟炸了,法國早就被打得亡國,此時華國要求英法勢力從以上地區撤離讓華國接手,這完全是可行的,大家都是盟友,雖然是互相幫助,但總要分潤一些利益吧,華國總不能白幫你們英法打仗吧?這些地方就是其中以小部分酬勞,如果能夠打敗德國,英法等國還能夠奪回被德國搶走的利益,但是如果失敗了,丟失的可就不僅僅只是東南亞那些地方了!
這是蕭震雷單方面這麼想的,至於英法兩國會不會答應,他暫時不會像這個問題,因為前往灣島視察的日子到了,他必須要做好南下的準備,這次南下不僅僅只是視察灣島,他準備坐火車南下沿途視察各地。(未完待續。。)
第506章 又賣500架
蕭震雷南下了,隨行的有一些幕僚團成員、內閣幾個部長、最高法院、監察院等部門的一些官員,當然還有軍方、軍情、對內對外情報部門的負責人等等。
這次蕭震雷乘坐的是京漢鐵路南下,沿著河北、河南、湖北向南方前進,每到一個省,他總是要在該省幾個縣市停留視察幾天,看看當地的民眾生活情況、生活水平。
讓蕭震雷欣慰的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各地都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清末時經常看到的路邊有餓死凍死骨的情況,現在基本上看不到了,在野外很少能看到荒地,因為政府有規定,如果讓田地荒蕪,超過一年就會被政府收回所有權。
除了看不到荒地之外,蕭震雷在沿途還看到了大片的保留完好的植被綠化山地、樹林,現在正是三、四月間,到處都是一片春意黯然。
在火車上,蕭震雷對隨行的官員指著外面的景緻說道:“看看,我們這裡一片安寧,山青水綠,碧綠蔥蔥,此時在歐洲能看得到嗎?此時的歐洲到處都是硝煙和殘垣斷壁,這就是將戰爭拒之國門之外的好處,打仗我們不怕,但是要打就在國門之外打,絕不能將戰爭爆發在我們自己的國土上,要讓我們的國土之上永遠保持現在這種安寧!”
“是啊,大總統所有極是!”隨行官員們一個個紛紛贊同附和,逢迎拍馬之輩有之、阿諛之輩也不缺少,蕭震雷對此既不排斥也不歡喜。
當局除了下令不允許農民、地主荒廢土地之外,還下令將全國所有礦山能源收歸國有。私人不能佔有埋藏著礦產、能源的土地,如果發現底下埋藏有礦產或能源的土地和山林。政府會收回並補償給所有人一些補償,並且對埋藏地進行保護。不允許任何私人開採。
畢竟礦產、能源等資源是有限的,開採得越多,以後能夠使用就越來越少,為了過早地開採以及過度的開採,當局下令所需資源大部分都是從國外進口,國內開採一小部分,但是對於國內資源的儲量,當局卻一直在派人進行勘探,只要勘探到礦產或石油等能源。馬上進行標記並保護起來,以便日後從國外買不到礦產和能源的時候再進行開採,反正這些礦產和能源埋在地底下也不會跑掉。
按照蕭震雷的想法,就是先用其他國家的,如果實在不能從其他國家買到資源了,再用自己國內的,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自己始終有資源可以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生態環境,畢竟開採礦產和能源是不可能不破壞環境的。
不過在開採技術方面。華國並沒有放鬆,一直在研究更加先進的開採技術和研發先進的裝置,這些研發出來的裝置自己國家暫時不在國內使用,可以賣給其他國家使用。華國只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