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承擔鉅額的戰爭賠款,有可能被同盟國瓜分,總之一切以打贏這場仗為前提”。
馬繼濤站起來道:“是,大總統!”
蕭震雷又對包玉臻道:“你們後勤部門馬上向各大船廠,不管是國有的還是私人的,都可以向他們下訂單,讓他們擴大生產儘快開工,與此同時將這些還沒有開始建造的船隻賣給民間想要從事航運貿易的商人們,錢從政府的手裡出去到船廠,而我們又從商人手裡收回更多的錢,商人們有了船之後就可以賺錢,三方都賺了錢,這何樂而不為呢?對不對?”
陳暉祖商人點頭道:“不錯,商人有了錢就可以投資其他的生意,可以給更多的百姓創造就業崗位,讓更多的百姓有錢賺!”
蕭震雷又對包玉臻道:“另外,我們的兵工廠的數量還是太少了,比起美國,我們的產量還不到他們的一半,還必須擴大兵工廠的規模,特別是子彈生產線,槍炮都不是太著急,消耗最大的是彈藥,對吧?”
包玉臻點頭道:“是的,大總統,等有資金之後,我立即開始增建幾家兵工廠,專門以生產彈藥為主,我想如果兵工廠專業生產彈藥,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可以做到精益求精!”
蕭震雷讚揚道:“不錯,你這個想法不錯!”(未完待續。。)
第633章 發行國債
在蕭震雷的指示下,財政總長馬繼濤和國家銀行行長陳暉祖聯合主持發行中期戰爭國債的事宜,此次發行國債是新政府第一次發行國債,由於之前沒有任何經驗,因此蕭震雷指示一定要準備就緒之後才開始發行,以免中間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
6月1日,內閣正式宣佈於7月1日正式發行戰爭債券,此次發行國債在價格上採用評價發行,發行的方式採用指定銀行和金融證券機構以推銷的方式在金融市場上售賣,老百姓可以在政府指定的各銀行和金融證券機構網點以不記名的購買方式購買這次戰爭國債,在戰爭結束之後的第一年開始,政府將每年會從金融市場上購回一定數量的果國債券,在債券到期之後,老百姓手上的戰爭債券將被全部購回。
實際上此次政府到底能夠賣出多少戰爭債券,一方面取決於制定的售賣機構的推銷力度,另一方面取決於老百姓對政府的信任程度,也就是取決於政府的公信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老百姓對購買國家戰爭債券的多少是對此次戰爭的支援程度。
而一直以來,新政府在很多方面都是以服務人民為宗旨的,是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這是歷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將百姓的重要性放在首位的政權,因此百姓對於新政府的支援簡直是不遺餘力,再加上政府方面大量的宣傳,讓全國大部分老百姓都知道現在國家跟外國打仗,缺錢了。即便是三歲小兒都知道打仗就是燒錢的行為,所以很多百姓在債券還沒有決定什麼時候發行就開始翹首以盼。
華晨晚報的首版就用巨大的黑體這樣寫著:“你準備買戰爭國債了嗎?購買戰爭國債表明你對這個國家和政府的熱愛。在幾年以後還可以獲得不菲的受益!”
都市報宣傳道:“把錢藏在家裡不是等著發黴嗎?物價是會上漲的呀!時間長了,你的錢就等於是貶值了。現在購買戰爭國債,在幾年以後獲得超過銀行的利息!”
還有報紙說得更露骨:“購買戰爭國債就是愛國”,言下之意,不購買戰爭國債就不愛國。
7月1日,戰爭債券正式發行,一時間各銀行網點、金融證券等機構門口人山人海,這些人都是來購買戰爭債券的。人人都有一個攀比的心,百姓聊家常時說起自己購買了多少國債券,說起那個數字時別提多得意。感覺自己多了不起,其他人聽了不心裡極不舒服,回去之後越想越咽不下這口氣,跟自己家婆娘一商量,拿出大半存款去購買國債券。
這種情況不止這一例,要知道這個時期的人都是特講禮數、特愛面子的,即便是再窮的人,也是要臉的,各地都出現了爭相購買債券的情況。從個人之間攀比,到村與村之間攀比,又到鎮與鎮之間攀比,公司與公司之間攀比。
內閣宣佈發行的二十億債券不到一個星期就全部被搶購一空。這讓很多還沒有來得及購買的人只能出高價從別人手裡購買,這就造成了債券的市場價逐漸比債券面值高,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價格幾乎達到了算上利息之後的最高價。
這種情況出現後,民間還出現呼聲。要求內閣發行更多債券,但是政府暫時只需要這麼多錢。如果發行更多的債券,到時候就需要償還更多的利息,這無疑會加大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