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速度之後,華軍的行軍速度提高了很多,進攻速度也大大提高。
只短短的一個星期的時間,華軍就從東、西南兩方分別進攻,以迅猛的攻勢將四國島內的所有日軍全部殲滅,而四國島也全部落在了華軍手中。
這次進攻這麼順利讓吳佩孚非常驚訝,難道日本人的戰鬥力已經下降到不堪一擊的地步了嗎?從各方面送來的報告經過系統的分析之後,吳佩孚才知道,日本人現在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武器彈藥與華軍打仗,每次打仗,日軍部隊基本上都是打一陣之後集體衝出來進行白刃戰,但華軍彈藥充足、訓練有素、戰術嫻熟,哪裡會放棄自身的長處而用短處與日本人戰鬥?因此日軍採用白刃戰的辦法根本就行不通,被消滅的日軍部隊九成以上都是死於華軍射擊之下,華軍根本不與日軍進行白刃戰,但日軍集體端著刺刀衝上來的時候,華軍立即用機槍掃射,再配合以步槍、手榴彈、迫擊炮,日軍根本就沒有機會衝到華軍面前進行白刃戰就已經死光了。
日軍在四國島駐防的最高司令官是淺田信興,此人是如今日本的主戰派重要的核心成員之一,淺田信興是川越藩士淺田順信的養子,從陸軍兵學寮(陸士前身)畢業後就成為一名少尉,歷任步兵5番大隊附,西南戰爭隨第4旅團出征,後擔任陸士教官,熊本鎮臺參謀,步兵第2聯隊大隊長,教導團步兵大隊長,參謀本部陸軍部第2局第2課長,參謀本部第2局員,步兵第21聯隊大隊長,第3師團參謀,步兵第2聯隊長,屯田兵參謀長,臨時第7師團參謀長,第7師團參謀長,東部都督部參謀長。1897年9月28日晉升陸軍少將。步兵第20旅團長,步兵第5旅團長,近衛步兵第1旅團長。日俄戰爭率部出征。後改任近衛師團長。1906年4月1日授予勳一等旭日大綬章,翌年9月21日封男爵。第12師團長,第4師團長,教育總監。1912年8月10日晉升陸軍大將。軍事參議官兼東京衛戍總督。
淺田信興是軍國主義的死忠分子,他夥同寺內正毅、東鄉平八郎等人發動了軍事政變,廢除了前任內閣,成立以寺內正毅為首的軍人內閣。
四國島被攻陷之後,淺田信興準備逃回本州島,當時他都已經上了一艘漁船,身邊只有幾個日軍士兵保護,在漁船前往本州島的海面上被華軍巡邏艦船發現並攔截,淺田信興等人沒有勇氣跳海尋死,只能乖乖舉手投降了。
淺田信興被俘虜之後與五萬多被俘的日軍士兵一同被關押在宿毛市華軍專門為俘虜修建的集中營,這個俘虜集中營每天只供應一頓飯,既餓不死那些日軍俘虜,又讓日軍俘虜們沒有力氣反抗。
日軍俘虜們並不是一直被關在這裡,上面已經決定將這些日軍俘虜關一兩個月,磨掉這些日軍俘虜的暴戾之氣,將他們餓老實之後再將他們運到華國或西伯利亞從事最繁重的體力勞動,在冰天雪地、崇山峻嶺之間修築鐵路、國道和高速公路的修築工作就交給這些日軍俘虜去做,以後抓到的日軍俘虜也照此辦法辦理。
根據內閣的計劃,在十年之內要將鐵路修建到每一個府市,也就是說十年以後,每一個地級市內都有鐵路,有火車通行。在二十年之內,在全國、包括西伯利亞和哈薩克等地要將公路修建到鄉村,實現村村通公路。
內閣還有一個計劃,在二十年之內,將長江和黃河進行淤泥清理,河堤兩岸採用石料加固,防止河水暴漲沖垮河堤造成洪澇災害,危及百姓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無論是修路計劃,還是改造長江和黃河河堤的計劃,無疑都是極為浩大的工程,不僅需要龐大的資金數額,而且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即便是在這近二十年內機械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但也無法擺脫對大量勞動力的依賴,而且有大量免費勞動力使用,只需要管飯就行了,不用白不用。
從日本俘虜的這些日軍就是用來從事極為繁重的體力勞動的,隨著戰爭的繼續進行,俘虜也會越來越多,而且在戰爭過程中,華軍還在日本各地抓壯丁,只要超過六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男丁都會被帶走進行運到西伯利亞去修路。
被俘的淺田信興當然不會被送去修路,他和被俘的軍官們一同被關押在一起,而且是單獨關押,與被俘計程車兵們分開,被俘的日軍將領和軍官會被進行審判,然後按照罪行進行處置,有的會坐牢,有的可能會被終身監禁,還有的會被處以極刑。
四國島比九州島還要小,實際上,四國島上此時什麼工業都沒有了,被戰爭摧殘成了一片廢墟,日本此時已經退回了原始社會,錢已經不管用了,日本人日常交易都是以物易物,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