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態之中,於是各國政府紛紛授權給駐華公使,讓他們全權代表各自的政府與華英兩國的代表進行協商。
各國代表秘密在華國京城匯聚一堂商討聯合對抗蘇俄,經過連日的討論,所有國家的代表一致決定要對付蘇俄,將它消滅,重新在俄國扶持新的政權。對付蘇俄的方案有兩個,第一,在武器裝備、彈藥和生活物資上對高爾察克進行大規模支援,幫助他訓練軍隊;第二,直接派兵參戰。不過這一點暫時還不能實現,畢竟同盟國還沒有被打敗,現在協約國方面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打敗德奧同盟,另外在武器彈藥、裝備和生活物質上對高爾察克進行支援。等待打敗德奧同盟之後再視情況而定。如果有必要就聯合成立干涉軍,直接派兵進入俄國對蘇俄作戰。
這兩個方案獲得了所有國家的代表們的一致同意,現階段暫時實施第一個方案,各國紛紛籌措武器彈藥、裝備和物資運往華國,再由華國運往烏法。畢竟目前華國的鐵路運輸線已經十分發達,還有公路運輸線可以使用,在通往烏法的交通上非常方便。
代表們在忙著商討支援高爾察克的事情,蕭震雷這邊正在與蔣百里談話。
“大總統,蔡國棟將軍和張孝准將軍發回電報說前一段時間第二軍團減員非常嚴重,現在第二軍團只剩下五十萬人了,相比三年前開赴歐洲戰場的一百一十萬人已經減員差不多六成,儘管剩下這五十萬人已經成為精銳,但是常年征戰在外,無論是精神還是身心方面都非常疲憊。戰鬥力大打折扣,第一軍團也是一樣,第一軍軍團減員沒有那麼嚴重,但他們是最先派往歐洲戰場的,將士們都有些想家了,蔡國棟將軍、伍世友將軍、張孝准將軍聯合打來申請報告,請允許將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調回國內休整!”
聽了蔣百里的報告,蕭震雷的神情有些恍惚,是啊,這場仗都打了四年了。華軍派遠征軍加入歐洲戰場都已經三年了,第一、二軍團已經在歐洲戰場呆了三年,無非戰死或者重傷無法再參加戰鬥,其他人都沒有一個人回來過。哪怕士兵和軍官的家中發生生離死別的大事都沒有人回過家,而英法等國計程車兵因為距離近,一般每年都會一兩個月的回家探親假期,稍微受傷都會被送回國內,但是華國遠征軍卻不行,將士們都沒有這種待遇。主要原因是路途太過遙遠,一來一回就要大半年的時間,高層根本不可能給士兵和軍官們放探親假期。
蕭震雷想想,也是時候讓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回國了,可是新的問題就出現了。如果將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抽調回國,那麼在歐洲戰區華國遠征軍就只有兩個軍團六十萬人了,而奧匈帝國在東線有一百萬,德軍在北方還有兩百萬,用六十萬對付三百萬的風險太大。
蕭震雷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現在如果調回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我遠征軍在防線上的力量將大為減弱,德軍一旦得到訊息只怕會不顧一切的大規模反撲啊!”
蕭震雷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德國和奧匈此前被華軍打得夠慘,如果華軍在巴爾幹的兵力突然空虛,德奧肯定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蔣百里聞言想了想建議道:“那不如立即抽調第三軍團和第四軍團開赴歐洲?”
蕭震雷詫異道:“日本投降之後,第三、四軍團的建制不是已經撤銷了嗎?”
蔣百里點頭道:“建制是撤銷了,但是原來的各軍、師卻沒有打亂,只是分散在西伯利亞、朝鮮和日本等地,如果”。
蔣百里的話還沒有說完,蕭震雷就擺擺手:“不不不,且不說建制已經撤銷了,就說他們分散在各地,想要將他們集結完畢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說了,如果把他們抽調走了,西伯利亞、朝鮮和日本這些地方的駐防怎麼辦?又從國內調兵過去?這太麻煩了,還不如再組建第七軍團和第八軍團,國內各地駐軍師一級一下的編制都是現成的,如果組織得快,應該可以很快完成兩個軍團的組建工作,就這麼辦吧,在三個月之內將第一、第二軍團從歐洲調回來休整,同時在三個月之內將第七和第八軍團分別調去歐洲接管第一、第二軍團的防區。運過去一個師,就調回來一個師,不能在防線和兵力上出現漏洞!”
蔣百里想了想說道:“這樣倒是可行,只是四個集團軍的兵力一百二十萬人,相對於德奧三百萬大軍還是兵力單薄了一些啊!”
蔣百里不提醒的話,蕭震雷還沒有想起第二軍團是東南亞軍團,總人數還有五十萬人,加上傷員只怕還有六十多萬人,而華國國防軍的一個軍團只有三十萬人,如果只派兩個國防軍軍官過去,兵力上就會減少近四十萬,這可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