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雲臺 作者:圈圈

利往,從來人都是以利為先,荊州能夠保證這些人的利益,自然他們便能夠給以荊州在發展上極大的臂助。

當然曹操畢竟沒有親身到過荊州,更是沒有接觸過荊州勢力發展的核心,不過從表面上看,大體上倒也如此,像曹操的領地之內,曹操自是知道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故而他對於屯田,修繕水利之類的事情很是熱衷,不過對於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這兩點上倒是有些忽視了,畢竟他所佔據的冀州,豫州,青州等等本就是天下中原之腹心處,單憑著這些地方的農田賦稅倒也足以支撐了曹操勢力的擴充套件。

當然民以食為天,曹操治下地盤廣大,人口眾多,能給每人都安穩的吃飽飯,穩定了自身的局勢,倒也算得上治政有方了。

在這點上,或許只有江東孫權太過無能了些,若非江東有海鹽之利,僅以東吳曾兩次在丹楊填建湖田,興建浦裡塘。永安三年初建,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勝數,卻因為未能在枯水時施工,導致風急浪高而淹沒墩基,結果是“士卒死亡,或自賊殺,百姓大怨之。”第二次重建,仍然失敗。難怪後世不得不在江南廣開運河及興建水庫。江南雖然號稱魚米之鄉,三國時的農業水準卻相當低下,連牛耕等北方早已是常識的東西都未能普及,又沒有水庫潭池等可供水灌溉的水利建設,其生產效率可想而知。

如此一來,這其間的高下自是不言而喻。

不過時代的變化,總是會有些讓曹操感到意外,畢竟像鄧瀚這樣越千年而來的穿越之人,卻是不能算作曹操本身的失誤,

畢竟就在曹操還在糾結於新野城外無法將劉備這天下間,被他認定的英雄人物給收繳的時候,鄧瀚卻是早就知道了,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儘管鄧瀚的到來,並不就代表著他能夠幫助劉備將天下的大勢盡掌於手中,畢竟鄧瀚還需要能夠適應這個時代的生存,而劉備卻還要在屢敗屢戰之間不斷的思索著他的理想的實現途徑,而就在他們彼此同時的適應過程中,融合了諸葛亮,徐庶等一干荊州高人的智慧,將鄧瀚給這個時代的變化,逐一的施展到來荊州的農,工,商,士等等方面之後,才會有了荊州勃然而興的趨勢。

對於荊州的變化,曹操也只能在最初的忽視,繼而的關注,接下來的無奈,再來的被動承受之後,化作了如今的主動變通。

曹操卻是不懼人言,對於那些流言蜚語,自然他更是置之不理的,故而這幾年他在朝中剷除異己,把持朝廷輿論的過程中,卻是不斷的抑制轄地內的豪強兼併之勢,而同時卻是引導著手中的資源都漸漸的接受了他的強勢,不是模仿荊州,而是鼓舞著原本他忽視了的商人們開始興盛了起來。

當然失去了韓遂為保護的雍州那些個勢力,卻是在這個時候被曹操看上了挑做了他的實驗物件。畢竟和其他人相比,雍州人勢力已弱,即便是實驗不成,也不能對曹操的勢力造成什麼太大的危害,足以保持在可控的範圍之內,而若是勢弱的這些雍州人能夠有所成就的話,倒是一箭多雕。

既可以因為行商得利的好處,將雍州人的人心拉住,還能因勢利導,讓天下熙熙為名利所執的人為之效仿,再有用雍州人,也能借機在雍州方面開啟些別樣的門路。

曹操的執政重心當然還在關東的幾大富裕州郡,不過對於當年的雍州之失,未嘗不是他的遺憾。當然對於江南的局勢,如今的曹操卻是很有幾分自知。有孫權對於劉備的羨慕嫉妒恨,卻是不需要他曹操再去橫插一手,而今的曹操還是從容的先考慮雍州方面為妥,畢竟而今的雍州恢復的如此繁盛,又豈會不引人注目。

不過這一切,終究還需要有個由頭,畢竟天子如今正要享受到荊州劉備送來的神醫的診治,若是不如意,到了那時候,自然便是一個可以操作的藉口。

天子在手多年,自然對於曹操最大的作用,便在於此,對於這一點,倒是無需變通的

此時的鄧瀚卻是和華佗已經在前兩天裡,很是慎重的為這次覲見天子做了些準備,雖然鄧瀚為官,自是用不著那麼多的虛禮,不過華佗的名望再高,卻不能改變了華佗終究只是個小老百姓的現實,這些人物要想見到天子,自然會有一番很是嚴格的程式需要遵守的。

儘管曹操對於天子多有不敬,但是那些也都是暗中的,至於表面上的功夫,這份花花轎子還是能抬的時候,儘量的抬一抬的。

仍然是由華歆和祖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