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雲臺 作者:圈圈

座陳倉小城,對付來不及製作攻城器械的荊州雍州的騎兵,自是能夠讓這些來犯之敵不得好過,若是那般情況,憑著曹軍騎兵之力卻是可以很好的報復一下他們在雍州北部被甩的鬱悶。領兵到此,本來以為荊州定

是有機會與魏延作戰,不過那個時候荊州方面卻是要先保證在大江之上的優勢,故而將那時候流竄於荊州境內的曹彰,夏侯淵這對叔侄交給了張飛和趙雲陪著走了一路,並最後在兩人的關切之下,借道於益州劉璋才回轉了北地。其實夏侯淵在荊州的時候倒

可有良策?”卻是張合問道,畢竟他們來此的目的就是為此,張合雖然往來於冀城和長安之間,屢次奔波,不過秉性堅毅的他,卻是不會抱怨這沿途之上的辛苦,自從他棄了無識的袁紹,投奔到曹操麾下,一直以來,卻是屢次征戰都委以重任,竟是不以降將之人待之,不論是北平烏桓,又或是東征青徐之間,卻都是委以前鋒等重任,獨當一面。“子文將軍所言甚是,不知

遠播天下,又是漢室宗親,而其任人唯才處卻是不輸於曹操,透過這兩年來的情勢變化,足以看出這天下之爭,竟然誠如當年曹操青梅煮酒之語,“論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然而荊州劉備仁義之名已經

'w w w 。'

第一百一十章 雍涼風雲(五十三)

第一百一十章 雍涼風雲(五十三)

對於遠道而來的,讓大家都苦苦久候了的曹軍援兵,魏延和馬岱兩人倒是沒有急著去好好的招待,他們也有點害怕若是太過熱情了,會把他們好不容易等來的客人嚇跑。

不過招呼客人要做的準備卻是在緊鑼密鼓的張羅著,聯軍的斥候們卻是一刻不停的四處散佈著,當然對於他們這些撒出去的觸手,曹軍那邊卻是在積極的接洽著,給以相應的回應。

曹軍的斥候卻也不俗,憑空給聯軍打探訊息的斥候帶來了許多的麻煩,在短時間內對於曹軍行動舉止的進展卻是不能完全把握。不過這樣一來倒是讓魏延等人對於即將可能出現的未知多了幾分警醒。

不過,不管如何,以眼下的情勢看,荊州涼州兩家聯軍這一方,卻是佔據著先手的優勢。畢竟他們如今卻是圍著陳倉城已經有不下於半月之久,縱使前線的曹操前期收集到的糧草不少,可是這麼長時間的消耗,卻也應該快出問題了才是。

雖然陳倉城以西的方面沒有什麼訊息傳來,想來曹操等人也應該覺察到了這邊的異狀才是。在荊州的情報中,對於如今乃是賈詡統領的曹軍的情報系統,卻也多有記錄,兩下里暗自的交手卻也互有勝負,不過荊州中司馬府在鄧瀚的把持下,許多的手法和規則卻都是超越這個時代的,憑此倒是能夠在和賈詡的較量中稍占上風,卻也僅是稍占上風而已。

每次兩家有所接觸之後,鄧瀚卻是能夠感到曹軍的用間之法都在進步,卻是賈詡終究是這個時代的絕世智者,對於荊州方面情報方面可以借鑑的地方卻是能夠積極的接受並加以選擇性的應用。

故而到如今,兩下里的情報部門卻都是各自對彼此的情報收集能力很是警惕和佩服。

如此一來,沒有見到曹軍在冀城那邊的大軍有什麼舉動的魏延等人,自是知道從別的渠道曹操已經知道了後路上的變故。

而且曹操的大軍既然一直都在前線未作變化,想來曹操卻是相信他留守在後方的這些將士們當然能夠解決這些變故的。

對於此次應援而來曹彰和夏侯淵兩人,雖然之前在雍州北部的時候被馬岱給甩過,在荊州的時候也被趙雲連著張飛兩個人很是欺負的狼狽而逃,雖然魏延也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輸於張飛,趙雲等人,不過對於像夏侯淵這樣的已經名垂天下十數年的大將,對於曹彰這樣雖然份屬後輩,卻已經是曹軍中鎮守北疆的獨當一面的人物,此時的魏延卻也是沒有絲毫敢輕視對方的地方。

已經打探清楚了,此次曹軍的數量不足三萬之數,而且其中的兵力又多是曹彰和夏侯淵兩人麾下的騎兵,至於其餘的步兵,卻是被一個打著張字大旗的將領統帶著。對於曹軍中姓張的大將,此時的張遼卻在淮南的合肥處鎮守,雖然被江東偷襲得手了淮南的大部,然而憑著張遼個人的能力,合肥,壽春這兩處通衢大城卻依然在曹軍手中,就像兩顆釘子一般死死的將江東兵繼續北進的意圖給鎖著。

故而此次來援的自然便是張合,對於張合,這幾年來卻是不怎麼活躍,不過魏延卻是不會將他視作曇花一現之人。作為一名獨自領軍的將領,對於自己一手調教出來的麾下精兵,沒有哪一個人不想著使其能夠名揚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