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3 / 4)

階級民主主義性質的革命。農民經過土地改革成為自己耕種的土地的主人,但仍然是個體小生產者(這是在土地改革前人們所清楚地瞭解的)。

但是應該看到,在封建剝削下的個體生產和從這種剝削下解放出來的個體生產有根本不同的性質,後者取得了自由發展的廣闊前景。

1949年革命的勝利,消滅了封建主義的經濟基礎,推翻了維護這個基礎的統治勢力(並且同時結束了外國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反封建的歷史任務是徹底完成了。

但封建主義的殘餘影響並不是,也不可能隨之而立即消除。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還要用與在舊社會中革命不同的方法繼續進行反封建的鬥爭。這是下文要講的。

總之,“五四”以後的30年間,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不斷向前發展。在文化領域內發動對封建主義進攻,必然地發展到政治鬥爭和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

政治鬥爭和革命並不是打斷了“五四”的先驅者們進行的鬥爭,而是使這一斗爭深入進行並取得在根本意義上的勝利。

375

胡繩文集553

回顧五四運動以後,70年來,中國人民進行了許多鬥爭,其目的是使中國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堂堂正正地立於世界萬國之林,這是一貫的。

這70年中,前30年的鬥爭,概括起來,可以說是“破字當頭”。封建主義、半封建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是破的主要物件之一。這種破的工作在“五四”前二三十年已經開始了。辛亥革命曾使人以為從破中已經立起了新的國家,其實並不是。於是從“五四”起重新開始了破的工作。

從“五四”破封建文化開始,發展到“五四”後的破舊政治,破舊經濟(與破封建同時,破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壓迫和統治)

,破的工作做了30年。在這30年間,破中不是沒有所立,而且有很多有意義、有價值的立。但是要在全國範圍、全民範圍內立,卻只能在1949年新中國人民政權建立以後。

“先破後立”在一定歷史時期是合理的,“破中有立”在一定意義上也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以為只要做了破的工作,就自然而然能立;如果立的工作遇到困難,就以為一定是由於破得還不夠;如果在應該以立為主的時候,還是破字當頭,那都是錯誤的。

1949年以後,雖然繼續有反封建的任務,但是歷史條件已發生根本的變化,也必須採用不同於前30年的方法。

這種不同,概括說來,就是再不能破字當頭,而必須以立為主。

在封建、半封建的統治勢力和經濟制度崩潰瓦解以後,人

376

653胡繩文集

們在新的生活中有了許多新的觀念。但是,與新的生活不相適應的封建舊思想、舊事物,在人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人際關係以至社會政治關係中不會自然地完全消除,有許多成為習慣勢力而繼續保持著。雖然這樣,仍應該承認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是完成了。因為消除殘餘的舊思想、舊觀念,本來不是靠革命鬥爭所能完成的。可以用革命的風暴推翻舊的統治勢力、舊的經濟制度,但不可以用革命風暴來對待千百萬人中的習慣勢力。

反封建的革命任務的完成為建設新政治、新經濟、新文化掃清了道路,只有隨著新政治、新經濟、新文化的建立和發展,才能消除舊思想、舊觀念的影響。

1949年建立的新中國從舊社會得到的遺產是落後的經濟和文化。大量的個體經濟及與之相聯絡著的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是經濟落後的表現。

不消除經濟和文化的落後狀況,封建主義的習慣勢力這種細菌不但不能消滅,而且還會滋長。

對千百萬個體小生產者,當然不能像推翻封建經濟勢力那樣地摧毀他們。要消除經濟和文化落後的狀況,只能靠長期的建設工作。

50年代,實行對農業和手工業的個體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雖然是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但這裡說的革命不是1949年前的革命那樣的含義。

建立社會主義的集體經濟來代替個體經濟,這個方向基本上是正確的。不過當時在這方面有做得過於粗糙的缺點,而稍後又為錯誤的傾向所支配,因而未能得到應有的效果。在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國家大力發展工業,這當然也是基本上正確的。

從1949年起的三年恢復時期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選擇了社會主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