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想法。
例如陳雲同志在1956年提出的三個主體,三個補充(即以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計劃生產、國家市場三者為主體,而以個體經營、自由生產、自由市場三者為補充。見《陳雲文選》,13頁)。但這些處於萌芽狀態的想法,要發展成為足以代替舊的體制的新的體制,還必須經過一個實踐的過程。
1980年鄧小平同志曾接見一位義大利記者。
這個記者在問到毛澤東是否犯過錯誤時,說:“大躍進難道不是錯誤?
照抄蘇聯的模式難道不是錯誤?“
小平同志精闢地從原則上作了答覆。但沒有具體提到“照抄蘇聯模式”的問題。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確曾受蘇聯模式的影響,而且是相當嚴重的影響。但毛澤東恰恰是最明確地主張不要照抄蘇聯模式的一個領袖。在毛澤東領導下,民主革命時期的中國共產黨拒絕
235
胡繩文集512
蘇聯領導人所肯定的天經地義,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這個經驗使毛澤東確信,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也應該找出自己的道路。事實上,他是犯了大躍進、人民公社等錯誤,直至“文化大革命”那樣嚴重的錯誤。但他犯的不是照抄蘇聯模式的錯誤。
他是要擺脫蘇聯模式的影響,為找到適合中國情況的新的道路進行探索,在探索中走入歧路。正因為走入歧路,沒有找到正確的答案,也就不可能使中國擺脫蘇聯的模式。
在《論十大關係》中毛澤東說:“過去為了結束帝國主義、